一、博物馆教育的发展变迁
该书认为教育是公共博物馆的义务,随18世纪公共博物馆的诞生而诞生,并认为博物馆和百科全书几乎同时出现,都表现出启蒙运动时期的精神,不过当时博物馆也只是把物件搜集在一起,而开放对象也并非是社会全体。而到了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发展,博物馆开始关注当时的社会,展出工业发展的成就和科学进步的硕果,但是其教育形式停留在“说教”的层次。19世纪下半叶,学校取代了博物馆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博物馆逐渐转型为非正规教育机构。博物馆为精英人士提供教育服务的职能也逐渐消失,而公共教育功能则日益为社会所重视。
教育可以分为自我学习式和构建教导式,前者可以对应于非正规教育,其特点是没有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没有考勤要求,没有考试测验。博物馆的教育宜于多采用自我学习式,但是这并非说明博物馆不能提供构建教导式的教育。博物馆在社会教育领域的作为,可以回应博物馆应该获得更多资源以履行教育的义务,社会也寄希望于博物馆通过教育来改变社会和保存弱势文化。
二、教育理论
我只选择了我感兴趣的一些要点做一摘录,方面对比和贯通
1.认识论:(1)世界不以人的认识为转移,知识是绝对客观的存在
(2)知识是学习者在头脑中构建起来的,所有的物质与行为都依赖于人的脑海中对他们的印象和经验而存在,而且同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推论:博物馆展览是否允许观众的自由解读。
2.学习论:(1)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的思维随着学习变得越来越灵活
(2)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能重新构建人的思维
推论:知识是客观存在,还是一种被构建的概念
3.教育论:(1)说教-说明式:主动地说明——把知识分割成独立的单位,依一定的顺序教授
(2)刺激-反应式:问题引导学习——注重教育过程对受教者的改变
(3)发现式:探索、自我发现、参加者的思考未必指向教育目的——学习环境建设
(4)建构主义:注重自我学习的过程——多元化、自我决定顺序
4.层次结构与网状结构:两种对知识点之间结构的认知。在博物馆教育的设置中,要考虑内容的层次结构还是网络关系?→学习过程是一种网络结构。
三、观众研究
1.对观众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他们在参观时的思想活动和参观本身的感觉。主要的方法有:观察行为、考察话语、检查行为。
2.早期的行为性研究:通过观察行为,记录观众在博物馆中的游览路线,统计在博物馆中和展品前的停留时间来进行行为性研究
3.评估性研究:
(1)总结型——目标评估,注重步骤、程序和序列,以及如何通过这一过程实现目标;
(2)构造型——受众参与活动的修改过程,具体的教育方式都要通过观众的严格测试
(3)前端型——预研究,对要开展的行为作出可行性评估
评估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压力、需求以及意见,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有可能评估行为本身就需要探讨:那个程序需要评估、如何实施评估、由谁做出选择,使用何种方法,测试对象是谁,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数据,如何表达结果,这体现了评估的政治性。由于博物馆的两重性,博物馆即需要内部评估,也需要外部评估。
4.观众与博物馆的关系:
(1)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进行自我学习
(2)博物馆要为观众学习提供适宜的环境
(3)博物馆中的内容可以通过社会媒介来影响博物馆公众,即使他们没有来到博物馆
(4)兴趣对博物馆中的学习有决定性作用
(5)要能把博物馆内容与观众熟悉或者感兴趣的内容关联起来。
四、建构主义与博物馆
1.何为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当代美国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把维柯誉为“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他认为维柯发表于1710年的论文《论意大利人的古代智慧》中所提出的“真理即创造”、“人只能认识自己所创造的东西”等理论第一次清楚地表达和描述了建构主义思想。
而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建构主义的思想源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康德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围绕着人的主体性而展开的,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建构认知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
在心理学中影响颇深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 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即活动内化论) 对此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构建”;个体思维的发展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从而使图式不断地协调、建构(即平衡) 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一般包含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认知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表征的过程。不能对学习者作共同起点、共同背景通过共同过程达到共同目标的假设,学习者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接受学习的,不仅是水平不同,更为关键的是类型和角度不同,故不能设想所有人都一样,而应以各自背景作为产生新知识的增长点。
知识不是统一的结论,而是一种意义的建构。由于每个人按各自的理解方式建构对客体的认识,因此它是个体化、情境化的产物,每个学习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建构起对某一事物的各自看法,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
2建构主义角度下学习行为与学习环境的关系
(1)与熟悉事物间的关系:前置知识的重要性。某些情况下,某些观众可能会出现前置知识不足;有些观众可能会困于前置知识形成的成见。
(2)与场地的联系:观众可以在自由移动的同时能够精确定位,观众对博物馆环境感到舒适,因对环境陌生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要适度,安全感——背后的空旷是不安全的
(3)正确的方向感——观众下一步如何行动才能获得希望获取的服务
4.多元化的学习:灵活运用语言、音乐、逻辑数学、空间学、肢体运动学、人与人之间的社教以及人对内心的思考等其中方式来策划教育形式
5.观众的可塑性:多元化的观众可以被分为很多类型,每一类观众的可塑性是不同的,博物馆要针对多元化的可塑性来为观众提供教育服务
6.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自行组织博物馆所展现出来的知识,博物馆可以借助这一规律来组织观众的自我学习。
五、余论
1.博物馆参观的模型建设
假设参观者是一个对展览发生了参观兴趣,只了解基本的常识,如何来参观一个展览效果最好?模型如下:
(1)建构性参观。一个展览不仅仅是文物的排列组合,策展人会力图表现出超越展品的观点、见解和精神,并精心设计展览的艺术形式,通过种种方式暗中指引参观路线,并把展览的节奏安排得起伏有序,初次参观,可以“跟着策展人的节奏参观”,建构起对展览的整体性,印象并常识感受策展人的意图,想表达的观点、见解和精神。
(2)解构性参观。当完成建构性参观的时候,可能会发觉对展览的某一部分特别有感觉,对某件展品特别喜爱,对某个场景的表现特别有感触。这时候可以翻翻书、查查网络上的知识,在进行了一定的准备后,再度参观展览。这时可以无视展览对观众的引导,直接扑向自己最喜爱的部分进行参观,往往还会拍些有含义的照片在社交网络上和大家分享。在这个类型的参观中,展览被观众的兴趣解构为片段,而参观者会集中所有的注意力来参观自己喜欢的片段,并可能会分享自己的感受。
(3)重构性参观。当完成解构性参观的时候,可能会发觉对某件展品的解读自己并不同意,或者发现了策展人无意之中的表达,甚至是自己重新设计了展览参观的线路甚至能够以展品为背景创造出新的展览主题,甚至希望带朋友来分享自己的成就,这时候往往会第三次踏入展厅。这个类型的参观已经开始参与到展览意义的构建当中,甚至策展人的意图已经完全消失,主导展览的是观众本身。
(4)验证性参观。当完成了对展览的重构甚至批判之后,或许对展览想表达的观点见解和精神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为了验证和回味这种认知,可能会再度来参观。
以上四个层次,翻译成中国话叫“起承转合”。当然,如何参观博物馆展览,其实存乎一心,根据每个人情况的不同,参观的情况也不一样,爱好者甚至专家可能第一次参观就是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也可能在一次参观中同时实现以上四个层次。
2.博物馆场域下的教育行为
当教育放置于博物馆的特殊环境时,与为了个人的充分发展与发挥,特别是整合其知识、发展其新的感受力以及实现其新的经验而活用来自博物馆的知识息息相关。
可以用教育诠释展览——展览是教育的一种形式,也可以用展览来诠释教育——教育是展览的结果性评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