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八佾》第三第十六章——有的放矢

《论语·八佾》第三第十六章——有的放矢

作者: 旭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3-08-07 19:54 被阅读0次

【原文】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一定要求射穿箭靶子,因为个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样,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感悟】

阅读这一则《论语》名言,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点感悟。

一、每一种事物都有一种事物的评价标准。比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射:射箭技术(锻链体格,品格修养),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即今文学),数:算法(即今数学)。这六艺大家要与【儒学六经】相区别,六经,即《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在这六艺中,每一种艺都有一种评价标准。孔子认为射箭主要在准确上面,不在于力量上面,因为如果射不准确,再大的力量都是无效的。如果射箭技术准确了,用不了多大的力量,都可以射中敌人的要害,所以从古到今都首先强调射箭的准确,其次,再强调力量。比如说我们熟知的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连太阳都可以准确地射了下来,这个传说也间接传达出人们对射箭技术的美好愿望和想象。

二、做任何事情都要明确这件事情的方向和目的。这一点是这一则内容的引申意义。我们读《论语》要学习孔子读《诗经》的那一种思维方式——学会举一反三。比如射箭技术是射箭目标为第一,射箭力量为第二。推而广之,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抓住这件事情的关键,区分出一二三点出来,这样我们做许多事情就可以有地方放矢,节约许多时间精力,减少许多浪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八佾》第三第十六章——有的放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wg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