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试图通过论证否定专家对政府采取措施应对生产过剩,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和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建议。试分析该论证过程存在问题如下:
首先,材料第二段中认为“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可以化解”,该说法不正确,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只是扩大销售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还涉及到销售渠道是否畅通,销售人才是否充足等,而且就算扩大销售了,生产过剩问题也不会马上就可以化解,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
其次,材料第三段中认为“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此处概念混淆了,常见现象指事务的外在表现,客观规律指事务的内在发展趋势,常见现象与客观规律虽看似差不多,但其内涵和外延都存在一些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再次,材料第四段中认为“如果政府的干预使生产过剩变成了生产不足,问题就会更大”,该说法不够恰当,有点非黑即白了,政府干预也可能会使生产过剩变成生产均衡,不是一定会变成生产不足。另外,供不应求也未必就一定会造成人们重新过缺衣少食的日子和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客观来讲,每一个推理过程都是或然而非必然的。
最后,材料第五段中认为“政府应该管好民生问题,至于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应该让市场自行调节,政府不必干预’’,此处自相矛盾,生产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政府应该管好民生,就应该进行生产调节,而不是放任不管。
综上所述,本次论证漏洞百出,其论证结果有待商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