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一日,武宗在京城呆腻了,想到远方去看看。他与江彬商量后,换上百姓的服装扮成平民到了昌平,但是,被大臣们发现,追了回来。经过一番周折,二十三日夜晚,他俩再次装扮成平民,终于出了德胜门,急行到居庸关,夜宿“羊房民舍”。二十八日出关,直奔宣府巡幸。同时命令谷大用守卫居庸关,并下令在京官员一律不准出关。
江彬是宣府人,早已多次怂恿武宗出游宣府。他很早就安排人准备,修建房屋,添置陈设,“悉辇豹房珍玩”、美女陈列填充其内,题名为镇国府。武宗到了,很是欢喜。武宗后来把宣府的镇国府亲切地称为“家里”。安置下来后,他就与江彬走大街窜小巷的游乐,“见高门大户即驰入”,径直里进入人家,还要索要其家姣好女子,亮明身份,嬉笑戏谑,无所不至。
武宗这一住就到了来年(正德十三年)正月,期间在山西应州亲自指挥并参与了“应州大捷”,正月初六才回到京城。
在宣府期间,有一天,武宗独自外出,看到一家小酒店,走了进去,看见掌柜的是一个美貌少女,便问姓名,少女说姓李名凤。武宗说:“凤兮凤兮,应配真龙。”李凤识得几个字,见客人调笑,便避入内室,武宗跟过去,出示了一块玉佩。李凤看到上边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惊为皇帝,下跪觐见。武宗随即把她带回镇国府中。
武宗的这一段风流韵事,被后世编成戏曲,名为《游龙戏凤》。这段发生在宣府的轶事,现在的山西大同,也在争夺这段故事的发生地。力主《游龙戏凤》的故事发生在大同,并“考证”出是故事发生在哪家饭店,立起了宣传牌坊,作为百年老店的佐证,招徕客人。(应州之战结束后,武宗于十月初九,与诸将士返回,驻扎在大同。十月十六日,武宗回到宣府。)
武宗在宣府一直住到冬天才返京。可叹的是,李凤“命比纸薄”,在回京师的途中,感染风寒,得病去世了。
回到京城,武宗整日闷闷不乐。江彬劝说道:“天下像李凤这样的女子多的是,皇上可以出京再找。”武宗又心动了。
正德十三年七月初九,武宗与江彬再次出了京城,直奔宣府。八月十八日由宣府到大同。九月初三,武宗抵达偏头关。十月初二,武宗渡过黄河,十月十三日,住在榆林。十一月十六日,直达绥德。
绥德是延绥镇总兵官驻地,武宗与江彬直奔总兵官戴钦的宅第。
据说,戴钦见天子与顶头上司到来,马上备筵款待,自己侍立一旁,武宗命他坐下,君臣对饮。江彬乘机说:“圣上原在宣府选得李氏女,正想册封为妃子,奈何天不假年,得病逝去。今知贵总兵有女德才兼备,圣上亲来挑选,请即唤出觐见陛下。”戴钦无奈,只好唤出女儿拜见武宗,武宗见她容颜秀丽,举止不俗,大喜,于当日即将戴女迎入行辕。
盘桓数日,武宗十二月初一返回榆林。十二月十三日,自榆林,历经米脂、绥德,渡过黄河。历偏头关,巡幸山西石州、文水。 正德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武宗携戴女及江彬等车驾同抵太原。
他在太原逗留了十一天。他到山西省太原要访问晋藩王。其实,他访问晋王只是个借口,主要的原因是,他到太原要找寻刘良女。《明实录》中记载,刘良女是太原晋王府中乐工杨滕的妻子,她的父亲叫刘良,她的真实姓名,已经无从考证了,或者古代女子无名,或者是史官不屑记录她的名字,于是跟随其父随便叫了个刘良女,明朝史料中还有的叫她刘姬。
武宗于正德十二年九月初三,从大同到榆林,路过山西的偏头关,一行人在偏头关(现在叫偏关县)居住休息。江彬们想有人给武宗唱歌跳舞助兴,于是提前通知,“遍索女乐于太原”。太原官府赶紧办理,选送了一批能歌善舞的美女到偏关,供武宗御赏,其中就有刘良女。刘良女绝色美貌,武宗在众多女子之中,一眼就相中刘良女,非常高兴(上遥见美人,悦其色)。刘良女善舞,最主要是能歌,她在酒宴上轻展歌喉,唱曲助兴,武宗“大喜”,大加宠幸。至于她是晋王府一个乐工的眷属,他不在乎!这次,他回京城途中特地路过太原,要召见她,并带她一同回京。武宗把她安置在自己的豹房西苑太液池专寝中(武宗生前刘氏居于何处?史上有不同说法,一说居于豹房,一说是住在“正与豹房毗连”的腾禧殿,还有一说是“初居豹房,后渐入西内专寝”),封为“美人”,还有的史料载,刘良女号称“夫人”。看样子,戴女年幼不谙风情,不如刘良女得宠。
刘良女的体贴和善解人意,从此,她成为武宗一生中最宠爱的女人,他们两个人之间变得形影不离,她成了武宗心爱的伴侣。武宗听她的话,对她言听计从,甚至吃饭睡觉都要和她一起才有味道(饮食起居必以携,言事辄听,左右或触上怒,辄一笑而解)。侍奉在武宗左右的人员,有时触怒了武宗,悄悄前去请求刘氏,刘氏仅仅一笑,武宗的怒气就会烟消云散。“恃宠,略不以上为意,苟有所忤,辄称病不起,上为之失措,然多所规辅……(于是众不以为怨,竟免于祸。)”。江彬和武宗的亲信们对她十分敬重,为了巴结她,对待刘氏像母亲一样(他们尊武宗为干爹),都称呼她“刘娘娘”(时称刘娘娘)。
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叛乱。八月二十二日武宗率领大军南下平乱,离开京师。武宗本想带刘娘娘一同南下,但是按惯例出师不能带内眷,加之刘良女也有小病。于是,武宗临走与刘娘娘相约,等刘娘娘病好之后先将她送到潞河(古水名。又称潞水。即今北京市通州区以下的北运河),等候武宗——看起来武宗这次动真情了!刘娘娘赠于武宗一个玉簪做信物,到时候他派人拿着玉簪来接。
不曾想,武宗在纵马过卢沟桥的时候,不慎把玉簪颠掉到桥下了。于是,全军按兵不动,亲侍们一起帮着寻找。找了三天也没有找到,部队继续前行。八月二十六日,大军走到涿州,传来了“坏”消息:南赣巡抚王阳明,不等朝廷降旨,就率军征讨,很快就把宁王活捉了。武宗闻报却跌足不已:叛贼已平,还亲征什么呀?但武宗自有聪明之处:隐匿捷报,继续南行。当队伍到达山东临清的时候,武宗突然失踪,谁也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近侍从者们也不知道。原来,军队到了临清,武宗依约派宦官去接刘娘娘。但刘美人不见信簪,“以无信约,不肯往”,辞谢说:“不见簪,不信,不敢赴。”刘良女不愧是见多识广的女子,江湖经验颇丰!武宗见美人心切,没有办法,便带着一两个宠信内侍,身着便服,乘舸(船)昼夜兼行,抵达张家湾,亲自去接美人。这往返前后历时一个月。
十月二十二日,武宗携刘美人率领大军离开临清,继续南行。
正德十四年(1519)十二月一日,武宗抵达扬州府。第二天,武宗率领数人骑马在府城西打猎,从此,天天出去打猎。众臣进谏无效,便请刘美人出面,刘娘娘适时提醒他御驾亲征的目的,终于劝住了好玩成性的皇帝。武宗这才收敛心性,往南前进。而当有宠臣又建议他到浙江杭州一带游览,或者去四川一带看看蜀地风光,多亏她的及时劝止,才得以让浙江、四川及长江一带免于遭受灾祸。“阻幸浙,且促回銮”,刘娘娘多次在关键时刻对武宗进行劝谏。
在下江南的时候,刘氏一直陪伴在武宗的身边。武宗到了南京,见到大量的佛寺,非常高兴,赏赐很多的财物,施舍寺庙署名的时候,都要写上自己的名字还要连带着刘娘娘的名,(所临寺观)钦赐幡幢皆书“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后军都督府镇国公朱寿同夫人刘氏”。可见刘氏已成了武宗一生中最宠爱的女人,足以证明,武宗不仅是个乱性之人,还是一个痴情的人。
可叹呐,天有不测风云!正德十五年九月十五日,回京的路上在清江浦,武宗钓鱼不小心落水,从此一病不起,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十二月,车驾到通州,进京之后,初十这天,在正阳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平叛凯旋仪式。武宗一身戎装,立马于正阳门下,看了很久,非常得意。三天后,武宗大祀南郊,只拜了一拜,就口吐鲜血,趴在地上,从此卧病不起。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正德皇帝崩于豹房,死时只有两个太监在身旁。
武宗去世以后,刘良女从此不知所踪,结局无明确记载了。
三月十五日,内阁杨廷和即罢遣豹房番僧及少林僧、教坊乐人。后任的嘉靖皇帝(武宗的堂弟)因为继位“大礼议”之事对武宗的母亲及妻子很不满,一直极力贬低打压她们。他刚即位,就把武宗所选的民间女子都清理出宫,刘美人是否在内不得而知。
在官修的《世宗实录》中则只有一处关于刘氏的记录。世宗即位不久,南京给事中王纪上言:武庙南巡亲讨逆濠,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用诸一切文移。间至寺观,旛幢□列斯号,复系以名,而夫人刘氏亦得并书。□尊启侮,不可以传示天下后世,宜为讳处……。世宗同意,于是,尽撤寺观所悬幡幢、行在镇督府额等。
还有文人笔记记载:武宗去世以后,张太后(明孝宗朱佑樘的夫人)清理豹房,发现了一个绝色的美女,但是查不出她的名分,念及她毕竟是明武宗所宠幸的女人,就把她送进了浣衣房。这样的结局很苦涩。
武宗虽然宠爱刘良女,她却一直没有名分和封号, “娘娘”只是尊称而已。她有武宗的宠幸,有专门的宫寝,但是没有任何位号。其中原因,可能是武宗顾不得,要在南征回去才给她位号。也有可能是武宗不屑于,对此类事就不上心,他连自己是皇帝都不太愿意自称,常自称为镇国公朱寿,何况是刘娘娘呢。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候机会,赐封号需要与太后以及大臣们商议,武宗反感这些流程,就搁置下来了。
不管怎么样,在朱厚照去世的时候,刘娘娘仍然是个没有名分的普通女子。《明实录》等明朝官方性质的记载中再也没有提到刘氏后来境遇。只是一些文人笔记里提到刘氏结局为“善终”,具体情形不详。有人说:她很幸运,没有与江彬等人一起被大臣们清算,一直活到了嘉靖时期。而且她死的时候,还有专属的墓葬,有陪葬品。她的墓园位于清昌平州东北十八里,也算与康陵遥遥相望。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在清代乾隆时期,她的墓被盗掘,挖出大量珍宝;后来盗墓者被县官捕获,此事才被人知道。——这大约是文人同情她的一种善意的猜想附会。清末有人考证:史料载,明武宗只有二个嫔妃,没有刘姓妃子,武宗二妃分别为淑惠德妃吴氏及荣淑贤妃沈氏,死后都葬在海淀区金山墓区。刘娘娘去世后,嘉靖皇帝不可能为她修造高规格的墓园。昌平的墓园其实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嫔妃刘氏的墓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