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本然状态是安定,不能用动或静来理解心的本性。
所谓动静只是来描述我们所处的外在环境。
《传习录》第四十二条原文只有一句话,“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这句话可理解为心的本然状态是安定,也就是天理的特征。
而动静只是我们所处不同环境时,针对当时的环境而言的。
心的本然状态是始终如一的安定、稳、不偏不倚。
我们借用生活中的静坐来理解,安定与动静。
如果枯坐只是刻意不去思考,此时从表面看似安静,但你的“刻意不思考”就已经说明你的心是不安定的,所以你才需要“刻意不思考”。此时人静心也静但你的心并不安定。
如果静坐时内心思绪翻江倒海,你虽是安安静静坐在那里,人静心不静,说明心不安定。
心的安定是指,无论你是在静坐,还是你在处理事情的时侯,都能始终如一的稳稳当当、平和的,不偏不倚的去思考问题,去处理问题,这叫做定。
定的重点是强调平和、不偏不倚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定是无论任何时,无论何地都能始终持守良知、持守天理去思考、去处理问题。
定是动态的平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