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学校十讲》读书笔记1

《新学校十讲》读书笔记1

作者: 清空归零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09:38 被阅读0次

新学校的使命:

一、寻找学科教学规律,构建自主、互助的学习型课堂;

把学科的教学规律变成课堂教学的模式,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国家课程如何有效地校本化,二是如何开发出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两项工作其中要做的工作都很大;

三、搭建师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舞台,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

针对此点,给学生舞台、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在民办教育的体制下,我们会发现,因为要考虑安全的原由,所以我们高度控制了学生的时间,同时,为了追求外在的宣传与包装,我们的活动太多出现了表演化,但真正让我们的学生在公共的空间尽情的展示、展现自己的空间、时间都远远不足,如何去突破,如何去创新,又如何去管理?不由想到南明教育所在的小桥音乐会、学生微演讲、还是十一学校的各类节日等等,都给学生了极大的空间,想来我们逐步应改变的办学逻辑应该是:自由、自主、个性、释放与天性;

再比如我们为了统一而进行的激情跑操,整齐划一的背后是高度的控制与表演,如何有效地改良,又是一个系统的课程等等;

四、培养学生喜欢、敬佩的老师,把学校办成幸福的乐园,这是很重要的事;

幸福的老师,才会带出幸福的学生;追求卓越的老师才会让自己的学习卓而不群。个人始终有一个观点,固然学校我们服务的核心对象是学生,但我们的主要资源却是老师,如何让老师幸福,除正常的学校文化、管理人文外,我更倾向于让老师的专业化成长上走得更远,专业化的成长,才会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成长与高峰体验,这就对未来学校在激励、组织、引领老师专业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五、构建互动的领导和管理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塑造积极简单的学校文化;

领导还是管理,显然在当下学校的管理中,突显出以下问题:一是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与企业管理相差甚远;二是领导不足,管理过度;三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如何有效突破?构建互动的领导与管理体系,此提法我较为赞同,愿景确立、资源配置、权责分明、边界清晰、激发活力与潜力等等,管理体系文化的建设,同时也意味着学校文化的导向,最终能做到合而不同,尺码相同,朝向相同,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章

  • 《新学校十讲》读书笔记1

    新学校的使命: 一、寻找学科教学规律,构建自主、互助的学习型课堂; 把学科的教学规律变成课堂教学的模式,从而提升课...

  • 《新学校十讲》体会

    寒假期间,拜读了名校长李希贵的《新学校十讲》一书。书中集结了李希贵校长历次发言,从“新学校”的理念阐释到如何诊断学...

  • 读《新学校十讲》

    这不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书,先生发表了其部分公开演讲,侃侃而谈,处处闪烁其智慧的火花。 即使这些演讲是十年前的,对于...

  • 评《新学校十讲》

    文/佟楠楠 写在前面: 通常我们判断一所学校是否是好学校的标准是升学率和教学质量。 在这个唯分数论的时代,李希贵校...

  • 读《新学校十讲》

    这本书是李希贵老师的,他是北京十一学校校长,简单看了一点,说几句感受吧。 1.这是他的很多演讲的文章。 2.所处的...

  • 浅读《新学校十讲》

    《新学校十讲》可以看作李希贵校长开展“新学校行动研究”的一本大事记,是“新学校行动研究联盟”5年研究历程的记录。书...

  • 读《新学校十讲》有感

    ——读李希贵校长的《新学校十讲》一书,成了我一个寒假最丰盛的精神食粮。该书集结了李希贵校长在“新学校行动研究”启动...

  • 《新学校十讲》读书心得

    《新学校十讲》生动地展示了李希贵校长在北京十一学校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改革。充分体现了改革者的魄力、教育者的智慧...

  • 《新学校十讲》读后感

    对《新学校十讲》特别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自己这些年几乎没有外出过,对新教育理念没有直接而全面的感受,拿到这...

  • 浅读《新学校十讲》(二)

    做教育不仅要有情怀和理想,还要具备必要的工具与方法。理想和情怀是道,工具与方法是术,道是河,术是舟。《新学校十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学校十讲》读书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tx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