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红尘禅语)
作为一位母亲,和一个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几十年的教师一枚,虽不做班主任工作很多年了,我的女儿也已结束学生时代、走上工作岗位,但是,看到这样的案例,依然很痛心。
据调查,两个娃的老师并没有体罚,也无挖苦讽刺,孩子却以这样极端、惨烈的方式,对抗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令人唏嘘。
现在的孩子,都被家长宠坏了,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几个老人守着一个独苗,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坏了,一些孩子被娇惯的不成样子。
独生子女,包括一些二胎孩子(特别是投头胎是女孩儿,二胎是男娃儿的家庭),成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这样的案例,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
但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想结合自己工作中的见闻,聊聊这个话题。
前几天,跟我任课班级的班主任聊天。
我:
“你班南趟第三座那小女生儿太招风了:考试交个卷,走回座位那么一会儿功夫,一路放电,周围那几个男生都撩她,她也跟人家有说有笑的打骂、嘻哈,这孩子不管,再过几年走上社会,会成为一杆刺……”
班主任:
“我倒是想管啊,你不知道那孩子家长啥德行!
上次因为在科任老师课堂不守纪律,跟男生打闹,科任老师批评她,我也批评她,她妈给我和那个科任老师打电话,说她孩子来学校,就是受教育的,老师可以管,但得好话说。
言外之意,对她女儿批评时要和风细雨,不能态度和语气太严厉,得商量着来,得顺毛。
关键是那孩子没脸没皮,怎么说都不长记性。
家长为那点事儿跟我打电话墨迹半天,我是够够了”。
我:
“那孩子看着确实招风,不是省油的灯。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和翻版,孩子身上会有父母的影子,你不说,我也能想象出她家长啥模样”。
班主任:
“可不是咋地!她妈也那样,眼神老活了,跟你面对面说话时,眼神飘忽不定……看着也挺风流的那种”……
还有一个孩子,跟其他任课老师课堂上顶撞,我找他谈心,知道他跟那位老师顶撞的原因,也了解到,他身上有一个姐姐,在读大学,他是二胎,父母管不了他,父母说话,他也不听。
我询问了他父母职业,开始攻心谈话:
“你父亲是修车的,你母亲是月嫂,赚的都是辛苦钱,因为人民币去为人家服务,实际上,就是是伺候人的。
如果你好好读书,将来有个好工作,赚大钱,就可以让父母早点退休享福,不用这么辛苦。
再者,你小伙子长的溜光水滑这么帅气,不好好读书,连自己名字都写的乱七八糟的,将来搞对象,说的媳妇儿档次也不能高。
好好学习,有个好工作,至少咱可以诓一个综合素质高些的媳妇儿,优化一下下一代……”
小男孩儿被我的话逗乐了,说:
“老师,我错了,我以后改”。
看看,小孩子不是不懂事,我们跟他们做“朋友式”的坦诚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是会听进去的。
题中事件属于极端事件。
事件中,有可能老师、家长教育方式缺乏深入细致,甚至可能言语、态度简单粗暴,让孩子觉得“没面子”,“受了屈”,当然,也有孩子自身性格原因。
最大的问题,是俩孩子原生态家教出了问题。
对我的观点,您认同吗?
教育要攻心:家长也好,教师也好,对孩子施教都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学会和尝试跟孩子做深度沟通,精神上达成共识,孩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家长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更要懂得和研究“为师”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