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得到
年初,罗胖的跨年演讲刚落下帷幕,朋友圈便开始刷一篇文章,得到完全就是个骗局,罗胖只顾着赚钱云云,看完以后,一直以为有人会站出来为得到说话。
罗胖从喜马拉雅分离出来自己做得到的初期,对于已经习惯了逻辑思维的人来说,确实不习惯,全新的界面,全新的操作方式,全新的知识架构,起初真是让人抓狂,好好的逻辑思维怎么搞成这个样子,这么复杂,而且没有了视频!每天听语音,完全是陌生的感觉。直到有一天,在厕所玩手机,忽然发现得到有很多专栏,尽是各种大牛的分享,而且是可以试听的,对于刚接触音频类APP的小白来说,实在是太惊喜了。
于是订阅了各种专栏,每天从早到晚一有时间就听,听着睡午觉, 听着开车上班,听着开车回家,听着买菜,听着做饭;曾经有段时间,晚上睡觉不听音频无法入睡。而且心里满满的是成就感,认为自己过得很充实,过得很勤奋,甚至会在朋友聊天时吹嘘,自己如何利用一切时间听音频,然而,在公路上飞驰,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听着音频,两个小时候的旅程结束,只是更疲倦而已,但是安慰了内心,我已经很努力的学习了。在夜晚即刻要进入梦乡之前,勉强挣扎着听上两篇关于财务自由的文章,似乎一觉醒来,我已经大步走在财务自由的路上。
你已经连续学习75天!
你已经连续学习1700个小时!
你已经获得某某勋章!
是不是很努力?感觉是不是很踏实?
然而并没有,对自己和周边的事物越来越没有认同感,看起来知道的很多,实际连自己的主张都说不清楚,不是懂得了很多知识,而是知道了很多知识,知道人生可以有很多答案,但根本不知道如何获得。
我,越来越焦虑。
有一天在开车的路上,无意间翻出一篇内容,讲的是概率权的问题,感觉内容很新,但一看历史,上面的日期显示我已经听过,而且是最近三天才听的,怎么会这样呢?,完全不像听过的样子,脑海里一点痕迹都没有。心里一惊,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呢?仔细的确认过以后,开始了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自己学习过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又变成完全陌生的样子?
看似每天废寝忘食的学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不是吗?我们声称利用碎片化时间,却忘记了学习时应该在心无旁骛的状态,我们吹嘘每天听多少篇文章,却忘记了系统的学习和祥细的笔记,我们炫耀订了多少专栏,却忘了问问自己,我得到了什么?
我得到了什么?
不是得到出了问题,而是我们对待学习的问题,我们被焦躁的时代淹没,天天听着一夜暴富的传奇,只想付出一点点的努力,就期望全世界为你喝彩。不愿意为一篇好文写个读后感,不愿意为一本好书做个心得笔记,只想快速的获取,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听了1000个故事,只记得最刺激的那3个,而其他的997个,是白忙活。
我开始调整自己的阅读方式,放弃了不适合自己的专栏,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只订一些写作类的专栏和书来听,把阅读都划定在表达能力的培养上面。并且要划重点,做笔记,定期的复习笔记,当然,我的速度就慢了,有的时候一周只能看半本书,但是感觉自己的知识点很牢固,且非常具有实用性,慢慢的,开始有了写东西的想法,渐渐的对自己有了信心,开始尝试写作,开始每天都构思想法,然后写下来,直到每天都自觉地练习写作。
后来的一年,我离开了原来上班的单位,创建了自己的品牌。今天,我依然很感谢得到,感谢吴军老师硅谷来信,在我在彷徨的时候,他们像一束光,给我照亮前方的路,让我有勇气去争取自己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