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论语学习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古尔老师将其解读,给文字取的标题为《只要父母在,“喜”“惧”都是爱》,一看见,我就对标题有了莫名的喜欢,或许,更多的是认同,是共鸣。
昨晚,父亲打来电话,他已赶到宁乡,询问明天周一,儿子上学是否需要接送。在他心里,儿子孙子的事,很重要,必须反复确认衔接好,生怕因自己疏忽而带来被动。儿子摔伤时,正值我从外省学习归来隔离中,是父亲协助妻子来回奔波,宽慰安抚,言语不多,但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一个算不上能力强,并不伟岸的男人,关键时刻能担大任,是家人之福。
中午时分,母亲发来语音,饭菜打回来了,回家吃饭。母亲进而解释,回家吃饭,就是为了我跟女儿,有更多一点的相处时间,多一些陪伴时间,女儿就更亲我。是的,自儿子升入初中,母亲带一岁多的女儿随我住在学校,一人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隔代长辈独自带人的艰辛可想而知,可朴实的母亲,只为了让我能有多一些与女儿相处的机会,加之学校带小孩的奶奶们不少,一群人每天生活很有规律,这样的相处也成了我每天忙碌后最大的慰藉,有母亲女儿在身边,真好!
周末,携妻儿一起去看岳母。以往,我会早晚电话告知岳母,妻反复要求,出发前才告知。见我不解,妻解释道:早早告知,岳母会忙前忙后,准备一大桌菜,之后几天都吃剩菜,出发前告知,让岳母没时间准备,明确告诉她我们带菜去,自己动手做饭菜,让她尝尝我们的手艺,也享享我们的“福”。我深深感动,欣然应允。
到达时,已近暮色,岳母煮上了米饭,从地里整了大把新鲜的蔬菜,解冻了一块水腌鱼,还在考虑要给受伤的外孙准备炖菜。我俩连忙将岳母“请出”厨房,一人择洗,一人炒菜,短短时间,呈上四菜一点心:一盘麻婆豆腐、一盘红烧水腌鱼、一碗豆豉煸红椒,一大碗青菜苔,再加上自做超香花生馅汤圆,四人吃得那叫一个惬意。饭后,我清理“战场”,妻儿陪岳母聊天,侧身望去,岳母满脸笑意,似乎对我们今天的看望很开心。殊不知,每过一段时间能来看望她老人家,短暂的相处,简单的孝敬,以示对父母的感恩,才真是我们的福气。
常言:“君子有三乐,其中第一乐为,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等到我们为人父母,儿女渐长,才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才有了对父母的感动怜惜,才慢慢懂得珍惜与父母的相处。
幸福的时光也许不会很久,我们更应倍加珍惜,只要父母在,“喜”“惧”都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