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969491/e6d56330243564a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69491/a99cb0424396c6e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69491/57f985dd1a0e273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69491/356ed5a18752f77e.jpg)
母亲退休后一直单过,我唯一放心不下的也是母亲,这样,我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去看她,看看母亲那儿有什么事可以做的。开始,只是帮母亲跑跑腿,做点小事儿,不也乐乎,后来,发现,母亲那儿可供我创作的素材比较多,创作的文章发表了,渐渐地,我认为去看母亲也是一种幸福。
这种幸福的滋味只我知道。比如,母亲哪里不舒服,哪天不高兴,我都能从母亲的面庞上可以读出。
不仅如此,母亲知道我爱好写作,看我没精打彩的样子,她就知道我没有发表文章,这时,她总会放下手中的活儿,与我一起坐下来聊天。她在我面前,喜欢讲些过去的事儿,我知道母亲的用意,她是在想着法子给我提供创作的素材,我呢,要比平时多了一个心眼儿,只要上母亲那儿,口袋里总是装着纸和笔,把母亲说的件件事儿记录下来,然后让它变成铅字。
以后,一心想获得更多的创作素材,我到母亲那,总是围着她转,有意提些过去的事,让母亲回忆。见我来了,母亲也会坐下来,慢慢地说。
一天,母亲拿出一本影集,里面有一张她年轻时候与幼儿园小朋友的合影照,就这是张照片,却勾起了母亲的回忆,她非常怀念曾经一起共事的同事。我将母亲叙述的经过记录下来,写出《想看母亲的影集》,后来在《齐鲁晚报》等报刊发表。像这样,在母亲那儿获得的创作素材非常多,如后来写的《老妈那五件宝贝》《母亲的存折》等文章陆续发表了。
当母亲知道我写她的《清淡,最好的良药》文章刊登《科学养生》杂志后,很高兴。我把发表文章的杂志带给她看,母亲拿出老花镜认真看报,看不清,她又拿来放大镜看,看完后,她指着房间老式的木箱子对我说:这个箱子的岁数跟你一样大,也该写写了,还有厨房那口铁锅,年数也不少了,等等。
看母亲、写母亲,我坚持了很多年。到上海数年后,一次回安徽铜陵,我去看母亲,一进家门,看到母亲端着杯子正在喝水,闻到一股清新的茶叶味,我就知道母亲喝茶了,回上海后,根据母亲以往对我们的教诲,据此写《母亲与茶》,发表在《上海老年报》上。
母亲时不时地给我提供创作素材,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似的,幸福的心情无法言表。这些年来,我是通过看母亲,写母亲,发表文章无数。
(2010年2月5日载《安徽老年报》,倒数第二段文字2023年3月25日增加,略作修改。图为作者根据母亲口述整理的《人幼的脚步》发表在《铜陵日报》副刊版以及铜陵社科苑等,并收入铜陵广播电台《跨越》一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69491/46460189da0b787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69491/5ee62980f8f3fb3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69491/0bafa13ee8e0c04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69491/490841aeeab21ff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69491/8dd60200f6854f1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69491/910aba13b3a667d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