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先锋文学代表人物,我会想起谁?
余华。
是哪部作品让我懂得了先锋文学的风格?
《十八岁出门远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b85f63d82c9f587d.jpg)
打开先锋文学这个主题,读者并不需要高深的文艺修养,而是被现实扭曲的心理感受。
任何形式的文学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只不过有的人用的是平面镜,有的人用的是球面镜。余华当然是后者。
日常经验层面的现实,一眼可以望穿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于是余华选择与人性人情相对立的方式,以理念的转化与意识的拆解去撕裂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联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33377cc4cb4aca6d.jpg)
《十八岁出门远行》没有写明故事发生的年月日,原因很简单!它可以对应人类文明的所有时代。三十年前与三十年后,我都在读这部小说,被它的精神所冲击,没有感到任何的轻松感。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篇近五千字的短篇小说,30分钟就能读完,只是读完并不意味着读懂。读懂它,你就不再是孩子,而是成年人——对于孩子而言,梦魇的成年人。
《十八岁出门远行》充斥着种种不确定性,“我”被父亲要求出门远行,走了一天,才想起搭车,却一直没有车经过。车经过的时候却是抛锚,正逢老乡从四面八方涌来,为了几个苹果,“我”满脸是血,司机却开怀大笑。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c5ab7bfaf9ecda20.jpg)
那一年,“我”十八岁,即将成为成人世界的一分子,但“我”却对成人世界,不仅陌生,而且荒诞。
余华是使用修辞的高手,字里行间无不在炫耀自己的想象力。比如“我”面对黄昏的头发,不是伤感,而是欣喜,仿佛经过否定之否定,在虚幻的现实中找到了自己曾经活过的证据,然而证据对于没有逻辑的成人世界,又能证明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921a679f31e17619.jpg)
往前一步,是成年人;退后一步,是孩子。时间有着无穷的力量,推着我往前,我根本没有力量去抵抗成人世界。这个过程,不要说我没有挣扎,而要说我学会了乖从。在虚幻的现实中,我学会了“秀肌肉”“说狂语”,以表面上的强大去掩饰内心的慌张。
人与人,哪里是靠温情延续的,相反,冷酷却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人,无论你此刻是成年人,还是孩子,请相信,你活着本来就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为了博得一个公认的名声,对得起“生而为人”的资格,你为了学会做人而活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015b2622dfb5fc0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