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点感悟
昨天,我在同舟小站参加的第4期活动朗读,坚持打卡49天,写了阶段性的总结。今天,回头再来阅读,才发现自己前几天到底学习了什么,概念比较模糊。也许有时候,我们真是高估了自己的记忆能力。
学习没有那么简单,不是因为知识的枯燥,以及理解得不够深刻。即使不以学习为目的,而是纯粹休闲,看电视、看电影,我们也不一定记得住。
春节期间,我妈在在我们这边待了一段时间,我给她推荐了一部电视剧--《庆余年》。我们之前看过,挺好看的。在观看的过程,我发现我们都被剧情吸引了,包括儿子和君生。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们之前确实认认真真地一起观看过的,只是现在感觉好多剧情都忘记了。
所以,不要只追求阅读过、学习过,而是要学会经常回顾,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问问自己,我掌握了多少有用的知识,哪些东西可以运用于生活,分别运用于哪些领域,在哪些方面改善了我的生活。
阅读与学习,不是没有目标的泛泛而读,也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学会适当的慢下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找到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记忆更加深刻,才有可能运用知识改变生活。
02回顾沟通的七个基本要素
鉴于以上的一点感悟,今天,我不选择继续阅读《别害怕冲突》下一章,而是来进行一个简单的阅读回顾。
沟通的七个基本要素:确认你的目标;形成伙伴关系;发展融洽关系;在谈话中倾听对方;斩杀自己的信使;牢记对方的意图;知道何时结束谈话并离开。
在工作中,我一般是和陌生的客户和不同的同事打交道,都少不了沟通。我可以遵循这七个基本要素,来重新整理我的每一次沟通。
首先,是做事情的目的。确认你的目标,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进行这一次谈话,我的目的是什么,要传递什么信息。也许,对话进行之后,随着对方的干扰,我可能忘记一些要点,这样又会再次沟通,不但效率低下,而且给人感觉不够专业。我可以试着先在纸上写下要点,加深印象,如果被影响了,也可以提醒我拉回注意力;
其次,处理好关系。形成伙伴关系、发展融洽关系,我把它们归为一类。语气尽量温和而有活力,对于客户来说,不要过于客气,更容易拉近距离,让人相信,我可以为他们解决问题;对于同事来说,可以让他们觉得我是头脑清醒,工作认真,安排合理,更容易让他们配合我的工作。
然后,是倾听。我把在谈话中倾听对方和斩杀自己的信使融合在一起,更容易理解;在谈话中倾听对方,这是尊重他人的基本条件。无论对方的观点是否有问题,我都要学会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只有听懂了,才能理解对方的意图。
斩杀自己的信使,就是不要给对方讲道理。比如,隔行如隔山,我认为公司的相关政策很简单,很明确,也很容易理解,而对于公司之外的人,却并非如此。我需要认真倾听,再一一解释。千万不要像有的同事那样,很不耐烦的打断了对方的谈话,焦急的说,你听我说。即使你是对的,别人也不会听。甚至故意与你做对。你不听他的,别人为什么要听你的。没有人喜欢说话被人打断,更没有人喜欢被对方直接的否定。
接着,是牢记对方的意图。对方的意图,和我们在谈话之前的目标,是同等重要的。既要考虑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要满足对方合理的要求与意图。这是促成成功沟通的关键。
最后,知道何时结束谈话并离开。如果达到了目标,就快速的结束谈话,避免因为其他的原因,影响已经达成的目标。如果双方都不能让步,我们也要及时结束谈话,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与消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