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作者: 普拉小飞鼠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23:13 被阅读0次

读一本书应该读什么?这个问题在我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似乎明白过,但现在我糊涂了,特别是在读了《北京法源寺》后,深深被李敖的才华和对历史真相的怀疑给混淆了。我是该相信李敖呢?还是继续怀疑历史呢?

有读者说这不是一部小说,确实,人物跟场景屈指可数,事件主要以历史事件贯穿,没有明显的伏笔和矛盾,最精彩的部分则是人物通过对话在思想上你来我往的交流,那么,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小说呢?虚构小说?但人物跟历史事件是真实的,纪实小说?但人物间的对话又是杜撰的。思来想去,我觉得它应该算是假借历史人物和事件在合理的阶段进行的佛学思辨哲理小说。

这种以伟大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背景的小说,时常会让人掉入对人物的个人情感和探究历史真相的泥淖中,而忽略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首先,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三者在历史转折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而作者又通过三者之间的思辨和行为表达自己对佛学根本思想的理解。小说最巧妙的是引入了以法源寺为根据地,以和尚和小和尚为时间线的起点和终点,使得整个思辨过程即使在时间的流淌上也围绕主题不涣散,仿佛如佛学中的“圆寂”一样,有始有终,张弛有度。

第一次康有为与佘法师的思辨主要围绕两个字——因果。康有为在意的是果,而法师强调的是因。结合全书来看,正因为康有为在意的是果,而不追究因,导致自己的思想陷入固化,囿于时代的窠臼。康有为的悲情色彩如同袁崇涣,夹在时代的变革中而无法被世人定位,结果落得身名狼藉;而法师强调因则是因为一次的错念,陷入对自我内心是否纯洁的执念当中。但是他能肯定的是内心的善,他可以做到挽救,可以做到无疚。

第二次谭嗣同和梁启超的思辨主要围绕两个词——出世与入世。他们对出世有共同的信念,即形不是真佛,真佛要出得了对物质的依赖和留念,然而他们在出世后再次入世就产生了分歧,谭嗣同理解的再次入世就是舍身就义,他过于执念于死对于革命、对家庭、对义气的意义,这也无可厚非,这是一种信念。而梁启超则是把入世看作随运而安,这里的“运”是一种动态的改变,是对实务的理解。这也被小和尚认为离佛最近的思想。这第二次的思辨也暗埋了戊戌变法失败后梁谭的转向。梁转辙另求革命,谭用血封印了改良的可能。

第三次康有为与小和尚的思辨围绕两个词——改良与革命。搞笑的是康有为虽然在意果,但却因为当初种下的因结成了自己凄凉的果。康有为没有错,只是生不逢时,时代的烙印无法去除,这可能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种下的因,但却注定了无法改变的果。小和尚继承了梁启超的思想衣钵,这是因为他们在一个非常混乱的年代,思想被冲击的年代,这个年代任何的思想和行为都会被现实一次次的印证,一次次的打击。所以他在寻求变,此路不通走彼道,彼道不通尚可回。

康梁二人分别代表了两个哲理:不变和变,而谭则是不变与变的转折点。但是在历史长河中,任何形态都只是过往,都将作古,人终究逃脱不了命,人生终究短暂,变与不变在无数的转折点上轮回与前进。

本书我觉得最让我意外的一个词就是:当政集团。

最后,我恨死西太后了。

相关文章

  •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2018年3月18日,惊闻李敖先生去世,铺天盖地的网络纪念文章,让人动容。我也厚着脸皮在朋友圈上或转发或评...

  •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利用元旦假期,参加走读派的读书班读此书。 李敖,之前的印象是敢说,批评家,只看过他的视频,从未读过他说的书。通过这...

  •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读一本书应该读什么?这个问题在我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似乎明白过,但现在我糊涂了,特别是在读了《北京法源寺》...

  •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这么土的标题,我也是被自己吓醉了。 一直知道这本书很好,12月感恩节终于大购物一下子买了20多本书。趁着度假的时候...

  • 北京法源寺 读后感

    陆陆续续读完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结果颠覆了我对李敖以及康、梁、谭乃至光绪皇帝的认识,同时也对自身的思维方式进...

  •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你想救中国吗?你想走这条路,你就不得不先做一番准备,群体是健忘的、是非不定的、忘恩负义的、残忍的。愈是伟大的民族,...

  • 北京法源寺

    初中时候,在地摊上有幸买了这本书,那时我所在的小城市里特别流行这种小书摊,卖的最好的小说就是三联出版社的金庸全集,...

  • 北京法源寺

    李敖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同时我也觉得我的表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向他靠近。关于这本书,我渴望很久了,直到最近,才终于...

  • 北京法源寺

    现如今北京街面上的历史建筑,能原样保留下来的大多都是寺庙。其他诸如民居、会馆乃至官家园囿等,都会随着时代的...

  • 北京法源寺

    第一次用简书,因为太晚灯关了不好写日记,但是的确想写点什么,打字也行。 这是第二部让我哭了快三分之一时长的话剧,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dc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