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困顿如何能够让分享带动改变;彻底实现学会的最高境界是教。
反思Why:1.担心自己分享不好.别人没有收获。
2.思想上懒惰,总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没有时间准备。(也许是个借口?)
3.不知如何能更好的分享?
总结How: 1.a)不分享,如何能够知道分享的好与不好?昨天分享还是得到积极的回馈的。
b)需要进到水里练习才能学会游泳,同样演讲能力需要不断实践练习才能提高。
C)在异类部落到处是正能量的小伙伴,优秀会遇到同类,低落会得到鼓舞,同时让同样低落的伙伴学习到自己是如何从低谷走出来的。也会对别人是一种帮助。自己也曾多次受益于伙伴的分享,乐于分享会提升学习的速度。
d)目前欠缺说话的逻辑性和大框架的建立。一个朋友告诉一条主线,然后分三条依次阐述。这样每次分享前在大脑中多使用这种方法,慢慢的大局观和结构就会建立。
2.a)人与人不同在于思想意识的不同。从小就羡慕口才好的人,现在终于有练习的机会了。要把说话能力是每一个人都必备,随身携带的一个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到意识层面来,知行合一。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提升。萌姐去年四百多场的演讲,而且每一次同一个主题讲出不同的话语,这就是刻意练习所为。
b)时间是海绵,越挤越有时间。不能把整块时间碎片化而是碎片化的时间都用来工作,用来刻意练习。上个月的时间安排再次证明了这个:不断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自己该修炼的时间并未有什么减少。反倒能更有效率的利用时间:规划好时间,提前安排要做事的时间。虽然目前还不能准确估算需要完成事情的时间,导致很多事情都是拖延,但不得不说现在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优秀的人一定是做事高效,同样的时间她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关键在于心态和做事的方式。这些都是通过调整,逐步学习到的。
c) 花了很长的时间从报名到学习,有时甚至参加线下。花去的时间和钱财都是为了提升。而仓促没有任何的准备去演讲,不仅对主办者和听众的不尊重,对自己更是没有任何的收获。尴尬的场景会恶性循环,形成糟糕的烙印。而充分的准备从发言稿是对思想整理、对写作的练习。在练习演讲过程中会真切的实践,情感的体悟、语气变化、表情的斟酌和动作的配合全方位调动,从而找出适合自己的演讲方式。最后到演讲的那一刻,内心怦怦跳的感觉和付出就有收获的满意感都是在培养内在的力量,获得更多自信和高峰体验。而这种体验是优秀人需要具备的自我激励的源泉。
3 a)与人为师是最捷径的方式,社群伙伴的分享、萌姐的各种课程和各种媒体有太多可以仿效的例子了,需要记录分享的时间,以备有时间去听。
B) 复盘的目的就是反思,不仅反思自己的演讲,也对别人的分享有所取舍,汲取别人所长为自己所用。
C) 一个人走的快,而一群人走得远。我对于别人交代的事情会更加看重,如果只是涉及到自己的时候就总是拖拉,这也就是说在社群的团体,当我不愿失言于人的时候,就会自我激励把外在的事情做好。当然最关键要去增加对自己负责任,只有自己最清楚那些事情对于自己人生规划是最重要的。而通过演讲把自己的想法传达出去,就好像向宇宙发出召唤,才会让吸引力法则真正奏效。
总而言之,要积极获得分享的机会,充分准备,来带动自己弱项的输出。从输出倒逼自己更多的输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