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复朗读n遍《道德经》原文之后,停隔一段时间再来看原文和译文,仍然觉得它很美,它是一本永远耐人寻味的书,是一本学不尽、学不透、学不够的好书。
,不必处处时时苛求完美,再美好的东西也有欠缺之处,何必纠结于细节?
,不要对孩子抱有过于重的包袱或寄托,让他身心愉悦地成长,顺着自然的本性成长,不奢望,不过于强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将自己的意志和梦想绑架在孩子的身上,绑架他的未来更是不可取的。我们不是要他学习,而是引领他为何学习,如何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如何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就像某些国家倡导的教育模式,除了要求学生书本学习,更有政府出钱、财力支持学生,让孩子行万里路。在广博的深刻的社会实践中认识自己,认识周遭的社会,认识当下的形势,明了自己想学什么,想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进而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和学业。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鼓励孩子走入社会,深入实践,我们认可这种理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