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日子里随风起舞

作者: 田丽维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20:41 被阅读73次

    一、种子

    张老师说,在心田种一颗种子。

    17讲教育写作培训课程我才刚刚听了张文质老师的《我是怎样不断回看自己生命经历的》这一讲,本想把所有课程都听了之后再写感受,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心里着实有小种子生出嫩芽来,所以刚刚听完这一讲,便想着要说点自己心里的感受。

    说到种子,我以为可能是好奇心或者是好胜心也有可能是欲望。

    最低层次的是欲望,每个人心里都藏着的想让自己与众不同的、出人头地的、或者一鸣惊人的欲望。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工作了将近20年的教师,毕业之初的热情和激情早已在日复一日的工作琐碎中消失殆尽,20年,该展示的已经展示,该发展的已经发展,定了职称之后,安安分分在岗位上坚持到退休即可。可为什么我的心里还常常不“安分”?生命不该停留这样平淡的状态,让自己的心再丰满一点,让生命更灿烂一点,这大概就是我心底的欲望吧。

    然后说好胜心。人说不争才是好品质。这里说的不争该是不争名利,但同样生而为人,生而为教师,我们总会看见那么多优秀的同行,他们优秀,还那么努力。冠名为师,我为什么不如人家?人家在著书立说,在游学讲座,已经在教育高峰却仍旧还在继续攀爬。看看自己,日日为琐碎苦恼,时时为世俗忧心。人有多大的境界才会有多大的成就,我虽只是一只翱翔蓬蒿之间的斥鴳,但有时看见鹏鸟,也要奋力扇扇翅膀,向高处飞一飞的。嘴里不说,心底一定要憋一口气,想着要努努力,再努努力,万一有一天我真的飞起来呢。

    再说好奇心。好奇心真的是人间最美妙的词语。对世界充满好奇,我们才会想着探索世界,对自然充满好奇才想着四处游历。写作这件事,该是对自己的生命充满好奇。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潜力没被挖掘,还有多少能力可以发展。听完张老师的讲座,我们一定会对这个中年男人充满好奇,是什么让他充满活力、魅力四射?是什么让他妙语纷披、句句戳心?探索之余,我们希望在他身上找到一个点来吹皱一湖春水,来激活自己这一潭死水。当然,我们同时也会对自己充满好奇,我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我生命最深处的湖水到底是什么颜色?我可以用文字把自己展示成什么模样?

    这就是种子的力量吧。总之,原本是结了硬壳的土壤,忽然就被它冲破了。我听见我心底破裂的声音,看见绿芽芽冒出头来,迎风生长。我攒着阳光和水,想要好好珍视这心底的冲动。有时候我会问自己,我有多久没有写字的冲动了?有时,逼着自己开始,可没坚持多久就停了下来。也曾在网上参加写作培训班,但是最后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疾而终。我也常常反思:为什么种子埋下去,长着长着就枯萎了?结论是独自一人的行动需要强大的意志力,而我自己又是个缺乏行动力、习惯得过且过的人。如果在团队里,又要考虑这个团队写作的内容是不是自己擅长的,团队的人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如此种种,直到现在,我仍然还在问着东问着西地在黑暗中迷着路。

    今天,当我决定写这篇心得的时候,我以44年荒废的岁月告诉自己,种子埋下去,要让她开出花朵来。这里有团队,这个团队和我一样都在教育行业,读书,教学,教育,成长,我们有一样的话题。这个团队有向上的动力和精气神,看着每个活力满满的老师,我都会极力地把自己心底里藏着的“小”捉出来,然后狠狠地摔在地上。

    欲望也好,好胜心也好,好奇心也好。理由不重要,过程和结果才重要。探索自己未知的生命,了解未知的自己,用文字记录自己。这是我从现在开始的生活方式。我努力,为生命努力。

    二、困惑

    我的困惑是什么?如果直指内心地问我这个问题,我该回答是“借口”。所谓困惑不过是给自己的懒惰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每做一件事之前,总要想这想那,可等我把过程结果方式方法困难等等想清楚了之后,发现最初想动笔的热情已经没有了。

    或者写作本身该是感性而非理性的,至少要先动笔才可以,然后再去研究动笔之后的其他。

    话如此说,我知道自己的懒惰,但确实也有除了借口之外的诸多困惑一直摆在面前,今天就一一抛出来,自己问,自己答。

    困惑一:写什么的问题。

    我之前40几年的时光中,有二十几年是常常写一点字的,一点诗,一点散文,有时读书偶尔写点读后感。那些字仿佛是我的另一个世界,和我教书育人的世界隔着一条河。所以我的书架上到现在为止也基本都是诗集和散文,少有教育教学专著。什么时候我想到把文字转到这个世界里来了呢?原因有二,其一是自己去年考取了东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学术硕士,接触了更多的人和书,眼前的世界大了,有了想写的冲动。其二就是张文质老师的讲座,张老师是诗人,也是教育学者,这两个世界并不冲突。所以,这几天我就一直在想,诗歌和散文是自我的世界,是向内的;教育和教学是和别人的世界接触,是向外的。我们总要有自我独处的时光也总要和这个世界相关联。教师和外部世界的关联就是学生和课堂。他们应该是我们在外面这个世界里的诗和散文。所以,我愿意用爱自我的心去爱他们,愿意用笔去记录他们。或者,最朴素的记录就是最好的呈现,那么,就开始呈现吧。

    困惑二:怎么写的问题。

    我这个人写字是有怪病的,常常要在一句话上斟酌好久,改了又改才罢休。这在诗和散文是必要的,但是对于我日常的记录,我想选择临屏一气呵成式。一是要养成常写的习惯二是改变咬文嚼字的习惯,三是锻炼自己的写字速度。至于每天多少字,是否能成系统,这些问题暂时先通通不考虑,我不敢指望自己能出书,也不敢指望自己有深度有思考的记录。现在的目标就是可以写,坚持写。如此而已。

    困惑三:为什么写。

    这个问题我自己没办法给出明确答案,为什么写呢?赚钱吗?不是,网络小说或者自媒体赚钱来得更快,但是我似乎不适合。出名吗?现在能写的人比比皆是,不会有人因为你在写字而对你青眼有加。提高自己吗?在教育教学领域通过总结和思考再回过来指导实践,这个应该是可以的吧,但是效果要多久才看到我不知道。那是为了什么呢?说到底,还是开始时说到的那颗种子,那点小火苗,它一直在那里,让人心痒。不去动笔你会自责会内疚会觉得对不起自己,既然写出来更痛快,那就写吧。如张老师说的吧,写作是一种本能。我就相信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不吃会饿,不睡会困,不写会难受。所以,我们顺从自然,依照天性,在想动笔的时候就动笔吧。

    困惑四:写给谁看的问题。

    现在这个社会,人们不缺书籍,不缺自媒体,不缺阅读的材料。同时,就像很多商场里卖衣服的人比买衣服的人还多一样,现在写文字的人似乎都比看文字的人还要多,而且,各个领域的创作者都是济济荟萃,逢迎满座。所以,当我的文字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时,我不会指望有很多的人来读我的字。一是自己水平不够,怕耽误了读者时间,再者思考不深,怕引起读者误解。有时候一定会有人碍于情面或者处于责任不得不去读我的字,我一定要事先告知人家面目粗鄙小心被吓到之类的提醒。总而言之,在写给谁看这个问题上,我总结为先要自己能读进去,能有所思考,才能去期待读者。所以,写字的人要受得起寂寞。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上演没有观众的独角戏,我们得时刻鼓励自己,没人看我们也要粉墨登场,也要有始有终。

    其实,困惑有很多,解决的或者没解决的,都不重要了,就带着问题上路吧,有些问题可能走着走着自然就解决了。

    三、自觉

    生命是一种自觉的状态。

    这境界很美好。如同日出东方,南风吹衣一样,让人感觉舒适和自由。我希望我的写作也成为生命中的一种自觉。不需要被督促,不需要被规定,不需要被提醒,而是在一切督促规定提醒之前,文字早已经在那里了。我希望我的写字经历是美好的,不会犯愁不会苦恼不会厌倦不会觉得枯燥,而是像对待自己最喜欢的一件大衣或是最喜欢吃的一块甜点。我该期待写字,如同期待一次美妙的约会。我希望文字出来的过程如同一条小溪,源头就在我的头上,只要我一思考,溪水就会潺潺而出,嘤嘤做响。这些境界真的都很美,如同我自己现在的状态:戳着手机屏幕打字,眼睛干涩,手指酸疼,但是嘴角竟然挂着微笑。大概这就是自觉写字的一种快乐吧。忘我在文字的世界里,天地和秋夜与我似乎都在这方寸之间了。

    四、感谢

    感谢张文质老师。感谢团队。感谢团队里所有的小伙伴们。有时候,遇见真的是一种无法名说的缘分。就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因为某一件事,我们遇见,然后说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么。萍水相逢,可以倾盖如故。因为我们有一个美好的始发站:写字。我们也将有一个美好的终点站:写字。祝大家旅途吉祥喜乐,一路有花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人中每文:很真心的文字啊😄下笔前先不要顾忌那么多,写到哪是哪,后续再来提炼改进。
        田丽维:@廖仲敏 谢谢仲敏,有团队的力量,希望我可以走得更远。🌹🌹

      本文标题:在所有的日子里随风起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lk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