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初奇书
在古代,每一朝都有自己的律法,比如唐朝的《永徽律》,宋朝的《宋刑统》。明朝也有自己的《大明律》。
然而在洪武期间《大明律》的地位非常尴尬,因为朱元璋自己亲自编写了堪比十八禁的《大诰》,并大力推行。
《大诰》是一些洪武期间典型案例的汇编,大部分为官吏的犯罪记录。不仅记录了所犯何罪,还详细记载了最后的刑罚。
事实证明朱元璋不愧是“杀人游戏”骨灰级玩家。他不仅重新启用了削足、斩趾、去膝、阉割等已经废除的“古法”,还创立了断手、剁指、挑筋等“全新玩法”。
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杀人手法,成功把《大诰》变成了十八禁,足以让看的人把隔夜饭都吐出来。
就这么本“奇书”当时还要求人手一本,而且还是科举这种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项目。你要是犯了罪,只要不是杀头的罪,家里有本《大诰》还可以减罪,没有的话要罪加一等。
这么做就是为了普及《大诰》,最终达到震慑官员和百姓的目的。放到现在,这就是所谓的“轰炸式宣传”以及“震撼教育”。
虽然内容重口味,不过《大诰》不仅广告做得好,疗效也是一流。
《大诰》推行后明朝吏治焕然一新,毕竟谁不想亲身去挑战一下这些“行为艺术”。
《廿二史札记》就对明初的吏治有高度评价,说其:“几有两汉之遗风,且架唐宋之上”。
2,乱世重典
朱元璋编写这么本书,搞这么多五花八门的“特殊行为艺术”是他心理变态么?
当然不是,一来是因为他家从小被贪官迫害,梁子早就结下了。二来是因为乱世之中,官员受到的约束大大削弱,容易放飞自我,需要下狠手才能刹住这股歪风。
朱元璋就对朱允炆说过:“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
事实上洪武之后,《大诰》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一来是官员都怕了,收敛很多。二来老整这些重口味的事儿,皇帝也嫌影响自己胃口。
所以推行《大诰》也好,废除大诰也好,都是掌权者根据天下实际情况做出的相应政策调整,属于因情施策。没有什么政策可以千秋万世适用,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大诰中的纰漏
当然,即使在洪武时期,《大诰》在实际推行中也有许多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比如《大诰》赋予了百姓告官的权利。
当时有一个叫陈寿六的农民,受到一个叫顾英的县吏迫害,忍无可忍伙同自己亲戚到县衙把顾英给绑了,然后头顶《大诰》直接奔赴京城,一路无人敢阻拦。
到了京城朱元璋亲自接见并奖赏了他,还把这个事做为百姓权利得到伸张的典型。
《大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百姓维护自己权益的途径,然而事实上更多的情况是刁民以此公报私仇,甚至出现了很多平民追着官员敲诈勒索的奇景。
究其原因这个权利对使用人的素质要求很高,就跟现在的西方的民主一样。显然当时的平民刚经过长年的战乱,能吃饱就不错了,都是泥腿子出身,没那么高的思想觉悟约束自己。
也许这本来是一条好政策,然而不符合实际情况,是这条政策失败的地方。
4,没有一招鲜的绝招
从《大诰》成功和失败的地方来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具体行事方略非常重要。
很多人都爱玩RPG网游,我也是,“为了部落!”
曾经在游戏中我想准备一套装备可以通吃所有情景。不管对人还是对boss都很厉害。
但后来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同的侧重点需要不同的装备。甚至同是对人的情景,面对不同的职业都还需要做微调。
游戏尚且如此,更何况工作生活呢。这个世界上几乎不存在通杀一切的无敌绝招,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我们的策略,才能将事情不出差错的推进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