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读书
面对内卷,教育异化为角力场

面对内卷,教育异化为角力场

作者: 杏坛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22-10-04 21:29 被阅读0次

    面对内卷,教育异化为角力场

    “内卷”作为现代汉语词汇家族中的新成员,一旦问世就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在快节奏发展的当下,它以无孔不入之势覆盖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运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内卷,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在多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养蛊、互相倾轧之意。一个社会性术语,原本只是客观性的中性描述,可是被运用到行业之中,成为描述行业人之间针对行业采取的态度时,就具有了强烈的主观色彩,而且带有了中性偏贬的色彩。从该词进入社会生活,被公众用以描述业态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业者对该词的敏感度日益增强,多患有谈“内卷”而色变的过敏症。“非理性”,这个词从词色和词义上看,本身就带有灰色冰冷的味道,因为在处理各种事情、协调各种关系时如果被非理性禁锢住手脚与思想,一切不正常都可能变得正常,而且极有可能造成恶性循环;“内部竞争”,即这种事情一般只发生在行业内部,是业内人士之间的比拼。尽管没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但没有硝烟的暗流涌动比显性的挞伐更可怕、更恐怖。俗话说得好:“明枪好躲,暗箭难防。”再说,既然是“竞争”,就有优胜劣汰。在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时代,在丛林法则或明或暗地释放出巨大灼伤力的当下,“竞争”的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必将让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始终生活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中。

    既然“内卷”成为各种行业呈现的新业态,而且是常态,那么在这种强势磁性力的辐射下,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够置身事外,而且有的行业非但不能扮演隔岸观火者的角色,反而把这种生态演绎到极致。仅以教育而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社会竞争日益惨烈,财富分配越来越走向畸形的时代,对普罗大众来说,在既没有权,又没有势的情况下,要让自己和自己的后代生活的境遇逐步改善,社会处境得以明显改善,唯一可以借助的工具就是教育。如果能够很好地抓住这个机会,很多人都可以随其所愿。正是对教育投注如此高的心理期许,面对教育,自身的教育、子女的教育都会使尽浑身解数,竭尽所能地做相关的事情,有的是力所能及的,有的已经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畴。但是,再苦再累,在“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精神的感知下,很多人近乎疯狂地投入到征战杀伐之中。

    教育原本只是普惠性的社会化事务,就其本义而言是对个体生命的思想、精神和灵魂施与影响的劳动,即关乎的是个人心性的涵养和人格的塑造。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教育原有的价值被慢慢消释,取而代之的是实用性和功利化的价值投射。这样,之教育领域本不该有的现象、本不能发生的事情也就应时而生,而且大有燎原星火之势。放眼当下,不论是边关塞漠,还是现代都市;不管是偏远农村,还是繁华的城镇,对待教育、审视教育都不约而同地把功利至上作为基本的底线。有了这样的定位,教育不想走入歧途、变质变味都难。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处理教育的问题,不论身居何位,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层次、从事什么样的社会职业,都会毫不含糊,出手阔绰。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智力投资不仅仅是“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的伟业,所以,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尽最大可能让受教育者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于是,围绕教育所展开的各种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就有了超乎寻常的协调一致性:学校应社会的需求、家庭的诉求想方设法为受教育者创造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面对各种规范教育行为的红头文件,很多学校一般都会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对待。对很多教育管理者来说,学校的教学质量要提上去,要保证在行业竞争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首先必须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接受教育和学习的时间。没有尽可能充裕的时间,所有的教育理想、办学理想都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任何事情一旦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基调也随之确定下来,继之就是如何实施、怎样落实的问题。

    不过,管理的定调、明方向只是宏观性的,要把它们落到实处,离不开奋斗在教学一线的“真正的勇士们”。不论是体制内的身份,还是体制外的角色,当他们成为教育链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时,要保证教育链条正常运转,他们必须要与管理者提出的目标与方向保持同步协调。如果失调,甚或脱轨,勾画的一切蓝图都只能存在于纸面之上。而要做到步调一致,就需要冲锋在一线的战士们弘扬舍小家,保大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就需要他们发扬只问耕耘,莫问结果的红烛春蚕的精神。惟其如此,现实与理想才有可能尽可能地实现对接。不过,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生命长度和职业热度也是有限的。当他在某一方面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自然在其他方面就很难有更多的投入。而作为肉体和精神组成的复合体以连轴转的生存方式之办公室、在课堂辗转腾挪时,肉体的疲劳很难让他有心情去进行精神的涵润与补给。很难想象,折翼的天使怎么可能放飞自我、翱翔苍穹享受职业的幸福感。在永动机成为一种科幻时,人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从业状态只能让人异化成只会机械性地运转,而无暇思考的活机器。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的疲于奔命,让很多本以传道受业解惑为神圣天职的师者的生活只有了苟且,没有了诗与远方。

    当然,在这场全民狂欢的盛宴中,受到冲击最大的还是受教育者。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三观的关键成长期,当五彩斑斓的生活图谱,变成了单一的灰暗和冰冷;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成长时空,变成了两点一线,而且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机械重复时,除了年龄和身体的增长,其他的思想与精神方面的成长基本上都处在凄风苦雨的寒冬之中。对这些“八九点钟的太阳”而言,他们本需要充裕的阳光雨露的滋养,但是书山学海的双重挤压,让他们只有了“苟延残喘”的机会。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此语用在此处稍显不当,但是仔细审视教育现场,这种情况随处可见、时时可闻。“沉默呀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全面发展、茁壮成长的权利被剥夺时,他们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抗争。于是,现代版的“猫和老鼠”的故事在教育场域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上演了。对于学生们来说,不论他们采取什么样过激的方式,最初始的想法就是为自己争得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正常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尽管双方的博弈和斗智斗勇基本上以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落败”而告终,但是面对这种暗流涌动的抗争,每一个对教育还没有失掉知觉者都应该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

    教育不是培养半个人的实体加工劳动,也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劳作,而是以培养健全的、合格的社会公民为使命的复杂性活动。而要让教育返璞归真,首先需要教育的管理者、教育的执行者和受教育者的监护者成为合格的从业者和正常的社会公民。经营教育,如果能够谨记“教育是农业生产,不是工业加工”的常识,一切也许就变得风轻云淡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对内卷,教育异化为角力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lu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