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晃荡的青春》这本书是由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所写。他是一个从小学“晃荡”到大学毕业的平凡孩子。小学时,他痛恨读书,没看完过一本小说;初中时,他进了远近闻名的坏学校,唯一的愿望是能四肢健全地毕业;高中时,他整日痴迷李小龙,“远大理想”是能考上录取线最低的大学;高考落榜进复读班后,他依然是全校最没心没肺的快乐学生。他在一个普通家庭长大,上的全是普通的学校,十几年间,没有进过特长班,没有请过补习老师。
如今,他已连续多年当选日本“年度受欢迎作家”,还被媒体誉为“百年一遇的推理大师”。这本书讲述了他从小学到大学这一人生关键时期的真实经历。
东野圭吾为什么可以成为日本顶级作家?
①『成就』
2017年,东野圭吾在中国拿下2200万人民币版税,在外国作家中排名第一。除了版税收入外,他的「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被中国影视公司买下版权,改编成电影上映。简单计算,东野圭吾在2017年,就在中国至少赚了5000万人民币。
但是,东野圭吾的成功并不止于中国。
如果只是挣钱也就算了,他的作品可以说不仅叫座,还叫好。
他先后获得了第31 届江户川乱步奖、第52 届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第134 届直木奖,是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
但是,如果追寻他的成长足迹,你会发现,他从小到大都是个学渣,上的都是日本最差的学校,厌恶读书,毕业后勉强在配件公司找了个工程师的营生。
那么,他是怎样成为日本推理小说的旗帜性人物的呢?
②『启蒙』
东野圭吾从小就不爱看书。
这从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来。
一次,学校组织读后感比赛。虽然学校给学生们留下了充足的时间,但是直到最后一天,东野圭吾也没有读完。而在学校,没有做到这件事的,只有他。
然而,在他上高中的某天,大姐给他推荐了一本书,就是这本书开启了东野圭吾的写作之旅。
这本书之所以会引发他的兴趣,原因是主人公也是个高中生,结果他花了一周的时间把那本书一口气给读完了。
之后,他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借、买、赊,来读各种推理小说。
启蒙的方式可能具有随机性,但什么东西让你着迷,那种感觉只有你自己知道。
③『土壤』
任何结果的获得,都跟环境密切相关。
从现实上看,二战以后,落败的日本开始重建。他们经历过国家高速发展的繁荣期,也经历过泡沫破裂的经济大崩溃时期。
这种大起大落,搅动着每一个日本人的神经。所以,当时学生运动、少年犯罪、经济诈骗等各种社会事件,频繁发生。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给小说家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动荡的生活,给带有“刺激性”的推理小说,制造了温床。
平静年代的人们对包裹着暴力外衣的推理小说并不感冒。
但是,动荡时期的人们,却对这种刺激情有独钟。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先后出了几十位优秀的推理小说家。比如,岛田庄司、绫辻行人、宫部美雪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这些相对出名的推理作家之下,还有大量的写作者。
因为,这样的社会土壤,给他们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
④『毅力』
当然土壤这种要素,属于外因。
对东野圭吾来说,他的成功还有赖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因,就是:毅力。
他第一次尝试写推理小说,是在高一时候,虽然写了个四不像。但是,他写了半年多。
而第二部小说,他为了精益求精,使用了各种推理小说的元素,比如密室、双重身份、制造不在场证据等。这一次他前前后后花了4年时间。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他当时在上学,还要准备高考,所以用来写小说的时间非常少。
但这已经是他启蒙阶段的能力展示了。没有任何利益和外部的干扰,他只是出于喜欢就能坚持写四年。如果换成是一般人,早就放弃了。
总结一下,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和失败。因果都藏在了细节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