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想
激励就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管理上的运用

激励就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管理上的运用

作者: 铎悦教育集团 | 来源:发表于2017-12-29 23:15 被阅读400次

    找准要激励的每个员工的需求阶段,采用适合这个阶段需求的激励方法。(管理不是找一群人的特征,而是找到一个人的特性)

    “招数”本身并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管理者的用心。

    *满足生理需求。

    对于快要饿死的人来说,应该授人以鱼,而不是渔。

    对于迫切需要金钱解决生活问题的员工,激励他们,不能靠梦想和理想,而是要依靠实实在在的钱: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更多的假期等等。

    *满足安全需求

    对于担心会丢工作的员工,谈企业理想,使命,愿景,价值观,也没有用,福利,保险,公平公正的规章制度,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激励。

    *满足社会需求

    利用有效的友爱激励,归属感激励手段,帮助员工融入集体,找到存在感:

    目前分院的伙伴大都是90后和00后,他们除了重视工资需求之外,社交需求对他们也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要他们参与。可以与一些运动场所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多组织一些运动比赛,或者定期组织人员去运动,或者聚餐K歌等。去参加活动的伙伴可以由其他分院伙伴或者后勤人员支援,一到两个分院的人员一同出去活动。

    *满足尊重需求

    (尊重是满足高级需求成本最低的方式。海纳百川,所以越高层的人,越谦逊)

    ​有一次,前微软中国总裁唐骏走进电梯,然后又有一个底层销售人员和他女朋友也一同进来了。唐骏问:David,工行那个项目进展的怎么样了?David特别惊讶结结巴巴的回答了几句,然后等这位年轻人销售准备走出电梯的时候,唐骏轻轻拍了拍他额肩膀,说道:加油,David,好好干。年轻人根本没想到唐骏会记得他的名字,更没想到会在自己的女朋友面前这样鼓励他。从此,这位年轻人就更加工作努力了。能享受到如此待遇,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必定是至高的荣耀和激励。

    任正非常说: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争。

    *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对于这个阶段的人,你邀请他和你合作,千万不要说,“我有个赚钱的好点子,要不要一起干?”这个说法显得有点low,乔布斯会说,“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想和我一起改变世界”?

    用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的方式激励员工,需要注意:

    第一,这五个需求并不依次出现,他们同时存在,只是不同阶段的迫切性、强烈程度不同;

    第二,找准阶段是关键。找准了阶段,运用对应的激励方式,就可以达到用“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的方式激发出员工的善意。这是长期的或者阶段性的激励方式,平时也要多关注身边的人的生活和工作细节,适时的给予即时性的激励。马斯洛需求理论是需要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补充学习:完善的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感到五层需求的层次架构不够完整,自我实现,并不能成为人的终极目标。他愈来愈意识到,一味强调自我实现的层次,会导向不健康的个人主义,甚至于自我中心的倾向。我们应记得他说过“缺乏个人超越的层面,我们会生病……我们需要‘比我们更大的’东西……人们需要超越自我实现,人们需要超越自我”。

    15年后,马斯洛在他去世前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Z理论》(Theory Z),他在文中重新反省他多年来发展出来的需求理论,并增加了第六个需求层次,进而归纳为三个次理论,即「X理论」「Y理论」及「Z理论」,构成了下面的体系:

    完善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完善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说“超个人心理学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只注意人性需求或兴趣而已,它超越人性、自我及自我实现等观念……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很可能为日渐消沉的人们,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受挫的理想主义者”提供一具体有用又有效的答复……缺乏超越的及超个人的层面,我们会生病、会变得残暴、空虚,或无望,或冷漠。我们需要“比我们更大的”东西,激发出敬畏之情,重新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经验性的、与教会无关的奉献自己。”

    马斯洛试用不同的字眼来描述新加的最高需求,例如:超个人、超越、灵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不再以人类为中心,而以宇宙为中心)、天人合一等等……马斯洛将“高峰经验”及“高原经验”放在这一层次上。

    马斯洛发现,超越者不仅存在于宗教界人士、诗人、知识界人士、音乐家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企业家、事业家、经理、教育家、政界人物中。他详细访谈和观察过三、四十人,对另外一、二百人也进行了一般的交谈和研究。

    马斯洛在晚年认识到,不能以他需求理论中的‘自我实现’为人的终极目标,并进行了修改补充,但若只是专注他早期的需求理论不放,必然导致对人性的盲目认识,助长人的骄傲的同时把人正真的价值贬低!也必然影响对于人自我超越的误解!

    不幸的是,我们心理学和管理学教科书所呈现出来的,始终限于马斯洛早期的需求层次论(X理论及Y理论),根本不提后期的修正,使得整个新生代都在背诵那过时的需求层次论。

    第六需求层次的意义

    马斯洛一开始很赞赏麦格雷戈的理论,但随着超越自我实现的思想的形成,他就感到这种理论的不足,从而提出了Z理论。Z理论是在X理论和Y理论的基础上,强调超越性需要。基于这种需要的管理就要考虑到超个人的价值、存在价值或宇宙价值的激励作用,假设人具有为比自我更大的目标而献身的需要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在工商管理中,X理论水平上的管理是权力取向的,雇员为工资而做被分派的工作。Y理论水平上的管理则是相互尊重的,雇员有权尽可能充分地参与组织的管理,权威被假定存在于每个人的内部。Z理论层面上的管理假设所有雇员都热心于服务,业务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服务客户或消费者,权威被假定为对每一个体都是超然的和在伦理上显而易见的。我们在很多卓越的服务型企业(比如丽兹卡尔顿等)中都可以看到Z理论的成功实践。

    西方心理学特别强调积极的要素,包括投注于认识自我的探究和能量。可惜的是,西方世界缺乏对互补要素(专注和宁静)的认识。没有培养专注和宁静,心灵的力量就会受到局限,认识的广度也仅止于较小的范畴。

    相反地,东方传统过于强调专注和宁静,也常常造成难处,这些要素可以产生很棒的狂喜经验、心灵的平静,和出神恍惚的禅定状态,可是少了探究和积极观察事物真相的平衡力,以至于无法产生更深入的自我认识和开悟的自由。

    马斯洛认为,刻意去寻找高峰体验是徒劳无益的。自我超越者的精神生活不是由无止境的一系列强烈的、高度兴奋的高峰体验所构成。尽管自我超越的生活包含时而经历到的高峰体验,但它更多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神圣感所构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神圣的平和与宁静,马斯洛称为“高原体验” ,以区别于高峰体验,高原体验在自我实现者的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激励就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管理上的运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ow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