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响 万物长
3月5号进入惊蛰节气,俗话说“春雷响 万物长”,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标志着仲春的开始,天气渐暖,在人则表现为阳气由冬天的蛰伏于肾水之中封藏状态变为肝木之阳气升发状态,惊蛰养生尤为重要。
惊蛰
惊蛰“惊蛰”,两个汉字构成一幅奇妙的生动画面:一声春雷轰隆隆在高空炸响,万千沉睡的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睡眼,缓缓的伸个懒腰,慢慢的开始活动,向着有阳光的地方奋力的伸展腰身,努力的向着阳光生长。
这是由静向动转化的一个节气。从冬日主动的蛰伏冬眠,幻化为被动的唤醒,再转化为主动的生长。就像清晨起床的闹铃:该醒醒了,新的一天开始啦。随便你是否情愿,反正太阳已经升起来了,身体里的阳气已如春雷般喷薄而发,而且势不可挡。
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标志着仲春的开始,天气渐暖,在人则表现为阳气由冬天的蛰伏于肾水之中封藏状态变为肝木之阳气升发状态。“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从惊蛰开始,上一年冬藏精的功力开始一一得到检验。此时,春季“发陈”的威力日益彰显,节气养生的益处慢慢开始凸显。
【惊蛰养生-饮食】
惊蛰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应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以清淡为主。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大家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如豆腐、油菜、白萝卜、扁豆、包菜、洋葱、韭菜、白果、芝麻、蜂蜜、甘蔗等。
日常煮食各种粥类,如:糯米、薏苡仁、红小豆、陈皮、黑豆、黄豆等,也可选择一些生津润肺的食物,例如:雪梨、莲子、银耳等煲汤饮用。
【惊蛰养生-起居】
惊蛰惊蛰时节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这样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床后可用温水洗漱让人更加精神,这也是避免春困的办法。同时,惊蛰也是阴雨季节的开始,尤其南方会出现潮湿的情况,所以保持室内的清爽干燥可防止室内细菌的滋生,从而避免湿气重。
【惊蛰养生-运动】
惊蛰惊蛰时节早晚气温温差大,乍暖还寒时候很容易生病,因此不建议过早或者过晚外出运动。可选择白天上午进行适当的运动,激发体内阳气的上升。
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建议可在上午11点之后进行简单的舒展运动。另一方面,由于冬季刚过,运动要适度,尽量不要过度运动,尤其是在运动过程中出大汗。出汗对人体阳气是一个消耗,反而起到反作用。因此,在运动时一定要适度引动,达到为微汗出即可。
【惊蛰养生-防病】
惊蛰01
呼吸道疾病
早春气温多变,是急性支气管炎高发季节。寒潮前的温暖使呼吸道致病性微生物活跃,气温骤冷,容易引起全身受凉,呼吸道局部温度也随之降低,抵抗力减弱,病毒或细菌极易入侵,原来在呼吸道寄生的病毒细菌也会乘机捣乱,导致支气管炎复发。
此外,之前春节长假娱乐活动多,身体疲惫,抗病能力下降,故易患上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流脑等疾病。
预防措施: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02
风湿性疾病
寒潮来袭,湿邪缠绵,稍有不慎,年老体弱者若过早减衣,或早晚寒冷时外出锻炼,或接触冷水冷物等,极易感受风寒湿邪,导致原有风湿病复发。
有些爱美女性,过早穿上薄衣短裙,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特别敏感,遭受寒冷袭击后,关节局部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久之,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预防措施:防止受寒或淋雨,注意对关节处的保暖,晨起时尤其注意保温;加强体育锻炼,学会劳逸结合,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03
心脑血管疾病
早春时节冷暖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春季气温不稳定,气压变化大,气候较干燥,体内的血液粘稠度会增高,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加上血管收缩时间相对延长,一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血管硬化,难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甚至还会诱发中风、心梗等。
预防措施: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的病人尤其要注意,做好防病的心理准备,提前了解疾病的防治知识,如遇气候突变带来身体不适时,要静心养气,防止旧病复发。家中有此类患者,可提前备有健康包,以备不时之需。
健康小贴士
1.根据最近的天气及节气特征,流感预防期及感冒高发期,五虎汤及乌梅三豆饮等食疗方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在感冒初期,小柴胡颗粒/桂枝清感丸/半夏丸等中成药对缓解流感症状有很好的作用,建议常备家庭健康药包,并在医生或素问客服的指导下用药。
2.关于发烧,建议请勿使用物理降温(尤其是冰敷及温水擦浴/酒精擦浴/退热贴等),可多注意休息,尤其是睡觉。
3.如果是小孩感冒,请勿强迫进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