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的基石:奠基于需求的互动关系往往带来冲突。我们通常会利用相互依赖的关系来满足自己。心里只要带着目的,真实的关系就不存在了,你可能会利用我,我也会利用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失去了真正的联结。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76201/debc7abee7a045a5.jpg)
社会里的人如果都在相互利用,必定会助长暴力。当我们利用别人的时候,心里总是会想着最终的目标。这个目标一定会阻碍关系的互动和真正的交流。
别人无论能带来多大的慰藉或满足,我们的心中永远会有恐惧,为了逃避这份恐惧,我们就更想去占有。从这份占有欲中又会生起忌妒、怀疑和冲突。这样的关系永远也不会带来快乐。社会结构若是奠基于需求,不论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都会助长冲突、困惑和不幸。
社会就是你和他人关系的一种投射。如果利用他人来满足你的需求,就不可能和那个人建立起真正的联结了。为了自己的舒适和方便,你把另一个人当成工具来用,在这种情况下,你和他怎么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关系呢?因此在日常生活里了解关系互动的意涵,才是最紧要的事。
因为恐惧而求存:我们总想占有一些东西,似乎缺少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什么也不是了。占有物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一个不去占有财物的人也可能执著于知识或概念,还有的人则会执著于美德、经验或名望,等等。缺少了这些占有物,“我”就什么也不是了,因此这个“我”即是物质、美德、名望等的占有物。
“我”因为恐惧自己不存在,所以总是执著于名望、物质或某种价值观,它还会为了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而放弃这一切。更高的精神境界指的是更能令人满足、更恒久的状态。因为害怕自己不存在,就有了执著及占有欲。被占有的东西如果无法满足我们或带来了痛苦,我们就会放弃它而去追求更令人愉悦的东西。最终极的占有物便是所谓的神或实相。
只要不甘愿做个什么都不是的人,不可避免地一定会助长痛苦和敌意。甘愿做个什么都不是的人,跟避世或苦行励志都无关,但是跟看见当下的真相有关。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76201/864649546e89d216.jpg)
看见当下的真相能够使我们不再怕自己没有保障,而这份恐惧往往会助长执著,并且会导致我们产生想要避世的幻觉。对真相的热爱便是智慧的开始,凭着这份爱就能带来真正的交流与分享,但避世和自我牺牲永远是一种自我孤立的幻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