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为什么喜欢心理学、哲学的人往往在境界上显得很深邃,在生活当中显得很幼稚?
可能对于其他人来说,并没什么特别。
但对那些特别爱好心理学、哲学的人是一种思维的冲击。
生物进化,我们的大脑为了个体生存往往趋利避害,我们寻求与自己一致的人与事物,当观念不一致时,我们神经会刺激,表现出不一样的反应。
这是知乎得票比较高的回答,他用了一个例子说明:
世俗生活本身就像一个巨型仿真游戏,里面有及其复杂的设定,每个自我意识被加载于一个肉体阿凡达之上,然后进行各种任务。
但是,其中有一部分自我意识,花了大量时间去思考,这个游戏到底是怎么设定的,这样设定背后的原因,以及开始猜测这个游戏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谁编写的“神”?
非常简单,琢磨这个游戏本身是怎么来的,并不会有助于你的游戏水平提高,不会让你赚得更多金币,也不会让你武力加倍。要提高游戏水平,玩得溜,并不需要想这些,只需要努力勤奋地练习,不断打怪和打别人就行了。
那为什么哲学还要存在呢?因为总有一部分人,不会完全被游戏说吸引,你也可以说不被游戏蒙蔽。这些自我意识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游戏本身可能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一旦意识到这个,你就不会再聚精会神的玩游戏,而会去想游戏以外的事情,这会导致你和聚精会神的玩游戏的人的游戏水平有差距。但,那又怎么样呢?你扪心自问,为什么非得学到一套人情世故,在这个游戏里获得好成绩,去取得一种叫“成功”的东西呢?毕竟,每个阿凡达自出生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而灵魂亦不知何去何从,这个世俗世界,毕竟只是一场游戏,我们可以选择花多少精力来玩。而我们的灵魂,有能力,去想更多。
这是一个大V的见解。
学习心理学、哲学,对为人处世方面并不能提供帮助。
许多人觉得学了心理学,跟人交流时会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能够看穿对方的想法、引导话题走向、引导对方的情感……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原因有二:
1)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的认知和行为背后的原理,涉及应用的内容很少。如同学了操作系统原理并不能帮你解决WINDOWS的故障一样,心理学很多时候研究的是「人面对某种情形时会怎样」以及「为何这样」,它并不能教会你辩术和看相。
2)心理学研究的是统计规律,对于个体来说意义不大。当然,存在着心理咨询师这种以解决个体问题为目标的职业,然而那是建立在对来访者充分了解,以及来访者完全配合的前提上。生活中,如果你遇见一名心理咨询师,很有可能,他会比你显得更不擅言谈。
在生活中显得"成熟"只有一个方法:体验生活。
如同《我在哪些素质很重要,但却是读书学不来的?》 - 大V的回答中所说:当我们说一个人”成熟”时,通常是指,他能够正确地判断局势,作出合理的决策。但做到这一点,有一样东西是读书永远无法给予你的,那就是心态。
看到喜欢的女生,是不是会结巴?看到身份尊崇的人,是不是会下意识变得怯懦?在人多的场合,是不是会担心出丑而不敢说话?
人的心态是非常敏感而脆弱的。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但就是无法做到,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心态太不稳定,不足以支撑我们的行为。
那么,培养稳定、良好的心态有什么方法呢?有且仅有一种:就是多去体验生活。多跟人交流,多认识不同的人,多经历不同的场合。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是把敏感的阈值提高的唯一方法。很多事情,经历得多了,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但是,喜欢心理学、哲学的人,往往是偏内向的人,而体验生活,需要外倾的性格。
这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
因为心理学和哲学有一个共性,它们都是关于”人”本身的学科,跟现实是脱节的。一个愿意去钻研心理学和哲学的人,他多半是对人本身的存在、思维和行为感到好奇,对他来说,处理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为人处世,就相对显得没那么重要。另一方面,心理学和哲学,都是需要大段的”整块时间”去学习、分析、思考,而(几乎)不需要动手的学科。会喜欢这种模式的人,多半是内向的人。
相对来说,广泛地体验生活,意味着需要不时地转换目标、场景,迁移精力,这更适合外向者而非内向者。很难想象,一个精力旺盛,喜欢接触不同的对象、不同圈子的人,能沉得住气去思考那些形而上的问题。
不管你是否有和他们相同或不同的观念,但谁说的好、谁说的对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心理学上有一种思维方式叫批判性思维,通俗讲就是看待问题能够同时接受正反两个观点,当自己去验证真伪后再确定自己观点,当受到新的观念洗礼时,又打破重建,一直迭代。
不要让自己被观念所束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