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分科学习的第一次课程,很荣幸能够担任数学学科的助教老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更加重了,因此更要认真听每一节课,认真进行打卡,为其他老师做出表率。第一次课程我们有幸聆听了洋葱数学课程总监-金政国老师为我们讲授的《创造分层高效学生着迷的幸福课堂》,今天的打卡主题是:“师徒制”的理解以及在课堂中的应用。
今天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什么是洋葱数学。二、洋葱数学有哪些课程?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三、本节课程主要讲什么?四、答疑
金老师通过洋葱数学团队的调研为我们介绍了乡村教师课程的现状。有考试压力大,学生成绩基础薄弱,教师的幸福感不高等现状。还为我们分析了课堂现状的原因,主要有缺少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等。
接下来金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如何在一节课中创造分层高效、学生着迷的幸福课堂。金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学习过程包括:输入,处理,输出三个步骤。输入:就要指导学生自学,多重感官刺激。处理:就是布鲁姆提问法,将记忆变成理解。最后输出是:学生相互讲解,学生提问检测。这种方法真正做到了少教多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会让学生和老师都会感到轻松,并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金老师为我们具体介绍了“师徒制”,师徒制就是把学生分为师傅和徒弟的角色,扮演师傅的角色的学生可以教扮演徒弟身份角色的人,具体的操作步骤是:
一、老师将自己的课程内容交待清楚后,让扮演师傅角色的人给扮演徒弟角色的人讲一遍,最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二、扮演师傅角色的人给扮演徒弟角色的人用自己的话解释一遍,扮演师傅角色的人解释清楚之后请扮演徒弟角色的人用自己的话解释清楚。
三、如果扮演徒弟角色的人不能够讲课程内容讲清楚的话,那么接下来就需要请扮演师傅角色的人通过举例、总结、比较等方法再进一步加以解释。
四、在师徒之间来回的对话之中,知道师傅确认徒弟已经完全理解之后,才会达到最终的目的。
五、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老师抽查全班所有徒弟,检查他们理解的效果。
金老师为我们介绍的“师徒制”的方法很新颖,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小学教师也可以讲这种学习方式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那么如何将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呢?
我想一万个读者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将“师徒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也是如此。需要针对自身的课堂教学有所改变,我现在所教的是小学。将“师徒制”应用到小学中,就需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努力培养一个领导人,也就是一个“大”师傅,进而再培养“小”师傅,最后再教徒弟。直到最终成型,相信慢慢会成型的。
第一节课程的学习收获满满,“师徒制”虽然还没有普及到我们的班级,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们首先实验一下。相信这种方法一定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不一样的改变的,加油吧,小青椒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