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夸奖孩子,最爱用的词就是:乖,仿佛乖就是好孩子的标志。一个爱哭爱闹的小孩,总是不大受欢迎,父母拿他没办法,旁人看着没法劝。走不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大人最想要的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实际上,孩子乖不乖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又老实又听话。他们小小的内心世界里也有浪花和云朵,为了让父母更爱自己,小孩子也是会伪装的。
曾经,我也是个乖孩子,懂事这个标签伴随着童年,少年的整个时代。
那时爸爸在外地工作,学龄前的小孩子每天玩的不着家,每当听到他回来的消息时,我都会撒丫子奔回家。多少次想拉住他的手不让他再出远门,可看到爸爸时,却咽下了那句话,许久未见的生疏感让我不敢开口,撒娇和耍赖从来没有使用过。在忙碌的爸爸眼里,我一定是懂事的孩子。
直到初中,我都在穿姐姐的衣服,看着小伙伴们穿着新衣,我的内心无比羡慕。一个渐渐懂得了美的女孩希望在同龄人面前是美的。这种感受只在内心深处闪过,妈妈递给我姐姐的衣服时,我依然接了过来,安静地穿着去上学。在辛劳的妈妈眼中,我一直是个懂事的孩子。
一个懂事的孩子是能读懂别人的内心的,我就有这种能力。在家人面前,我很少轻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烦恼,我学会了接受,变成了父母和哥姐眼中最懂事的孩子。
时间久了,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不知道被压抑了什么,明明没有人欺负我,伤害我,可我就是这样懂事的样子。
曾经我十分喜欢这个标签,对于懂事这个优点十分自豪。我是懂得爸爸妈妈的辛苦的,也是懂得身边人的内心的。
渐渐地,我越来越善解人意,懂得体谅别人,为别人着想。这样的我,还真的很会安慰别人。
人到中年,我惊恐地发现,我的孩子身上竟然有我的影子。让我痛心的是,他的“懂事”里闪烁的是害怕的眼神,当年的我一定也有过这样的眼神吧?
人类回归到对生命的感悟和情感的高级体验,都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在这发展越来越迅猛的现代社会里,无处安放自己的内心。
而今,我学着尊重孩子的内心,让他体验自己的感受,却无意中窥见了他脆弱的内心世界。是我的话语太犀利,让他不敢畅快表达,还是每当他需要做决定时,我们快速地为他选择了最恰当的?
默默地观察他,同时也是在体察我自己。小小的他和当初小小的我一样,都想要更多的等待,或许迟疑一下,他还是会说出来,只是,没有人会等那一闪而过的几秒钟。
我的父母有多爱我,多年后的回味更清晰,那些细细小小的瞬间他们做了,却没有直白地告诉我。而今,我也用了同样的方式对待小小的他。 这份爱他一定是也能感受到,只是,他也不善于表达,把自己的内心包裹起来了。
内心里有多丰富,生活中就有多沉默。
我传递了爱,还应打开他的内心,给他更多的选择,很多的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