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大金王朝》

成长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大金王朝》

作者: 独立寒秋1961 | 来源:发表于2021-11-21 21:17 被阅读0次

【一】以史为鉴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有句台词写到,"生存还是毁灭"?一个民族,一段历史的光衰,是文化,是历史,是镜子。"以史为鉴,方知始替″。

《大金王朝》为我竖起了一面现实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照妖镜。历史是真实的。

在历史面前,是与非;对与错;显得是那么苍白。唯有历史依然还在熠熠生辉,唯有历史让我们懂得了斗转星移,日月轮回。

【二】《大金王朝》

翻开历时十二年精心创作的三册本,长篇历史小说《大金王朝》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历史的昨天是如此的惊心动魄。

第一卷《北方的王者》应该是以天庆四年为背景,金太祖完颜旻起兵反辽,可怜的辽国,被金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之后,金軍又一鼓作气,最终拿下了辽国政权中枢,五京之中的最后一京,"燕京″。

第二卷《擒龙的骑士》说的是,金国如何一举收服左右摇摆,见风使舵的原辽将张觉。

并且俘虏了辽朝最后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孙子,辽顺宗耶律浚之子,辽天祚帝的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为金兵所俘,受封海滨王,进封豫王。最终,客死异国,葬于显陵(今辽宁省北镇县医巫闾山)。

第三卷《帝国的坍塌》说到宋国,“靖康之耻”那是不得不说的故事。

亳无疑问,海陵王完颜亮,以及蒙古国和南宋合携手图強最终打败金国的浴血抗争一定是本卷的重之之重。

书中篇末点题,再次告诉我们一定要记住唇亡一定会齿寒。

【三】生存与毁灭

我们每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面临着生存与毁灭的考问。

同样一个民族亦复如是。中世纪的华夏帝国,是辽国、夏国、金国、宋国鼎力并存各领风骚的时代。

他们相互之间不仅虎视耽耽,而且彼此之间的觑觎之心不膨胀和扩大。

于是,金戈铁马之下的政权更迭,不一样的人物命运和故事,在惊心动魄的画卷中,为我们拉开了序幕。

正因为如此,《大金王朝》以深刻的笔触,细致入微的描述,在我们的面前展示了三道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思考题。

(一)谁是真正的英雄?胜负输嬴从来不问出处。野蛮的草根民族又如何?权力之争,朝代的变更再一次印证了"将相王候宁有种乎″?

(二)中华民族的传承,有时候是靠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发展,有时候是靠民族之间的融合甚至是争夺来完成。正所谓成者王候败者贼。

(三)如此强大的一个大宋王朝,怎么就会断送在名不见经传的完颜家族手中呢?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也正是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所挥之不去的心疾私忧患。败于一个弱小的民族?

就是因为大宋王朝在宋徽宗的领导下,迅速变成一个娱乐化的国家,娱乐至死是一个人类性话题,也是一代一代的读书人挥之不去的

此时此刻,历史再一次对我们发出严肃的追问:生存还是毁灭?

【完】

相关文章

  • 成长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大金王朝》

    【一】以史为鉴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有句台词写到,"生存还是毁灭"?一个民族,一段历史的光衰,是文化,是历史...

  • 生存与毁灭

    生存还是毁灭,利剑永悬头顶。 我与死亡签订契约,无墓碑也无墓志铭。 春天如梦幻泡影,孤独是存在的证明。 一切终将逝...

  • 生存与毁灭

    震后 那是一个千年 又一个 千年 一个涟漪

  • 生存与毁灭

    海明威一书《老人与海》里有句经典语录:“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 生存与毁灭

    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想说这个是因为昨天老公转给我的一篇文章,《全球升温需限于1.5摄氏度,否则2040年...

  • 生存与毁灭

    用当初炙热的心 一遍遍浇灌 希望的田野 到头来 灰烬 失望 死去

  • 生存与毁灭

    在《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的确是个问题?究竟哪样更崇高?是忍受那狂暴命运的无情摧残,还是...

  • 生存与毁灭

    回到家的这几天,开始有了些时间去思考这过去两年半的职业生涯。这两年半可以这样去描述自己,如果我是战场的士兵,那我早...

  • 生存与毁灭

    小小的一个电子厂普工,也没能顺利进行下去,深思熟虑孤独症患者总结一下:建设一个具有力挺特色的生存发展之路……,持续...

  • 僵死或涅槃,是个问题

    “生存或毁灭,这是个问题。”——莎士比亚说 涅槃与僵死,就结果来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似乎就是莎士比亚说的生存或毁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大金王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wm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