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4年高考结束后,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汉语言文学。喜欢上这个专业,是从高中开始的。不仅仅是因为成绩好,也是因为有两位语文老师将我带进这深邃的文化之中。
进入到心仪的大学,学习心爱的专业,可以说我的大学生活很惬意。
(二)
纵观整个学校,甚至是文学院,中文系的课程可以说是很少的了。基本上一天多的有三四节课,少的话也就一两节课,挺轻松的。
虽然看起来的确轻松,其实私底下汉语言的学生需要看各种各样的书,也说不上轻松。
(三)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分为两大块儿:一是语言,而是文学。语言类的课程主要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音韵学等,总之就是和语言类相关的课程。文学类的课程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课程并不是很多,但需要学习的知识比较多且杂,很大程度上靠自学。
(四)
说实话,上了四年的大学,似乎感觉自己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很多知识都在考完试后还给了老师,特别是这种靠记忆的知识,很多时候都是考前突击,也能考个不错的分数。
我们的这种担忧,老师们也深有体会。记得有几个老师都和我们说过,在大学,重要的并不是你学到了什么,而是你是否善于思考,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很多时候,一节课下来,你并不知道老师在讲些什么,没关系,至少,你享受了这个过程。我们当年也和你们一样,考完就忘,或许我们不记得知识了,但我们会永远记得在课堂上老师酣畅淋漓的演讲。
老师只是你们的领路人,就好像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扇门,老师带你打开一扇又一扇,让你知道里面有什么,激发你的兴趣。如果你想继续探索下去,那么你就径直走进去,无需顾虑。
(五)
似乎每个人都会认为,本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有一手好文笔,从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直到在一节课上,有个教现当代文学的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中文系从来不是培养作家的地方。
我不否认他的观点,毕竟现在能称之为作家的人少之又少。如今的中文系和以前的中文系区别很大。以前的大家,哪个不是中文系出身,特别是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的年代,更是大家层出不穷的年代。
只是现在的中文系,没有了当年的辉煌。似乎每个人都被所谓的职称,奖学金封住了脚步。仔细想想,以前的大家,甚至是古人,要完成一本书,少则几年,长则几十年,甚至一生都奉献给一本著作。而如今很多人,则为了利益,几天时间就能出一本书,可想而知作品的质量。
当然,时代不同,人的思想也就不同。我们没办法评论这种行为的正确与否,只能约束自己,朝前辈们看齐。
曾经有一位老师说:中文系的学生都很自私。这点我也不否认,即使是身处一个好的大学,其中的利益争夺仍超乎我的想象。有人为了保研,获奖学金,弃朋友之情而不顾,这种例子我不想说太多。
(六)
总而言之,在中文系就读并不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简单。或许我成不了作家,也成不了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但我依旧对它无比热爱。我会努力朝着自己的方向走下去,毕竟成为一名作家是我的初衷。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选择中文?
我说:不为什么,我喜欢,这就足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