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阅读/深阅读 时,人处于捕捉状态。碎片阅读,人处于逛大街一般的“随便看看”的状态。这种闲散像湿气随风潜入,罪莫大焉。
《抵达之谜》/V-S-奈保尔对V-S-奈保尔的介绍,总是xx岁之前甚至没有读完一本书...xx年得诺贝尔奖。读完《米格尔街》,我就知道,他们同时隐去了他作为一个印度的特立尼达人,在二十世纪上叶,考上了牛津大学
我的臆测中,极为自然地想,移民作家的生活一定颠沛起伏,浪漫多姿。
读完《抵达之谜》,甚怅然,也释然。
谁不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努力咂取感激和幸福。
我想,古典主义叙事的缓急极大程度上源于生活的密度与建筑的密度。奈保尔在村寨半隐居式写作,记下来这些年身边的人事。此地作为他人生的第二章,他经历了第二次童年的剥夺和入侵。
在这片宁静又脆弱的土地上,浮现出生动、坦诚得惊人的性格厚涂。人为事物带有一种明确的,被赋予的感觉。英语特别适合规律性的阐述。
看一个流亡者艰辛、踏实的路途,和一个书写者洞烛的眼睛,聪敏、柔软、勇敢的心灵。
《2 6 6 6》[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一位当代的雕塑家说,雕刻是我睁着眼做梦。我想波拉尼奥也是这个意思。我高中一位语文教师说,钟表不是个好东西。我想,页码不是个好东西。这幅画作大约表达了我心中的波拉尼奥。
朋友则以这张摄影作品形容波拉尼奥笔下的人物。
我预感。我预感我会喜欢福柯,
(我甚至预感福柯的风格像陈寅恪。)我预感我虽然无法和波拉尼奥打成一片但是会致以具有份量和恳切坦率的眼神。波拉尼奥的世界是潜意识,无意识和强制意识的险滩与嶙峋暗礁。神奇,哪怕仅能看懂寥寥数语,也可支持你(即使焦躁地)吸收他大量的暗流与波涛,用沉默触碰他的沉默。
我们用沉默焖制愤怒。
我们用沉默蓓发情欲。
噪音是沉默的遮羞布。
他们就这样过着一种被生活限制起来的有条不紊的生活。只有波拉尼奥知道那是岌岌可危的。用话语构造出的意象最后胜过了千言万语。我读到了爱情来临时文学就不再可能。被压抑的、渴望游荡的情欲,被又硬又厚地砸出来,要么就是又烫手又扭曲地喷出来。空虚的爱无能。读波拉尼奥和读史书异曲同工:过程大于意义。得到一种饱实的空无一物感。
下个假期继续看。
《推销员之死》[美]阿瑟·米勒如果要正儿八经写书评,这一篇我要起名“顽固的脆弱”。
美国人真是太会写家庭了。
先是这个冷漠的世界在制造罪恶,后是我们无法自愈的人格上的天疾,更有,不正确表达的爱本身就是伤害。
生命是多么的偶然,因偶然而脆弱,大儿子比夫因为数学考试而从此再没有跨过这个坎儿,看似病因,实则是症状,嗯,这种脆弱又多么顽固。比夫说,「我始终抱定宗旨绝不虚度此生,可我每次回到这里,我就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只是虚度此生。」他偷窃,他爱母亲,故他永远无法阐明他对父亲的憎恶是因撞见了他偷情,他不可能再相信爱情,而狎妓的风气又传染给了弟弟。「他们嘲笑爹这么多年,你知道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是城市这个疯人院里头关着的人!」而他一直盘算的,不过是想入非非的田园牧歌,作为最后的遮头片瓦。
而弟弟呢——「因为他从来不让自己正视挫折,因此也就更加糊涂,更加顽强,虽然看上去更加心满意足。」
“我周围的人都那么虚伪,弄得我经常降低自己的理想……”
出轨是父亲始终没有迈过去的坎儿,你发现人会把对一个人的那无从补偿的愧疚憋成怒火再泄向无辜者。
现在流行语说,因为无法再拥有,惟有不去遗忘。
父亲用行动说,因为无法补救,惟有尽全力遗忘。
这个剧本的视角是父亲的幻象世界和残酷现实的交叉,脑海中的回忆与对白,同现实的时间线并行,使得人读起本子来有点费力。咱们给这种形式起个名,叫它暴风雨,或者暴疯语吧。他总能找到二者间奇幻的交接点,就像在平行空间之间流窜,又被它们的缝隙和重量扭曲得生死不如。
「你知道吗,真奇怪?走过多少里公路,乘过多少回火车,做过多少笔买卖,熬过多少个岁月,到头来你还是弄得生不如死。」
推销员之死,“这个名字就让人感受到一股平凡人的悲壮和伟大。”
推销员,是个怎样的工作呢?——
书摘威利始终没有找到他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他永远像是个「临时做客的」。
洛曼一家,也从来没有在世界这个严重失衡的大天平上占过一回重头。无论是父亲低声下气去求人遭到恶劣的敷衍,还是儿子排了六个小时的队等来一句对他十五年的白日梦的审判,都是轻如鸿毛的那个小人物已然濒死,而那边,所谓正常的秩序严苛而恐怖地将他们拒之在外。这已经超越了通常定义的「冷漠」。我想起一部奇片《活埋》,这电影你看过马上就明白我的意思。
「小人物也会像大人物一样心力交瘁。到今年三月他就为一家公司工作了三十六年啦,替他们的商标打开新天下,如今,到了晚年,他们竟剥夺了他的薪金。」
这个宛若钉子户钉在一片大楼中的、夫妻用二十多年仿佛追着跑的还债的房子(分期付款是令人绝望的——「我老是跟垃圾堆竞赛」),那不可能发芽的种子像威利这个男人——和他的责任,他的梦想,他的愧疚,他的无奈——一起覆灭了。覆巢之下,但凡一点点希望就能像冰凉的邪火一样轰然蔓延,又像一圈虚空的蒲公英风逝。
「他全身浴着蓝森森的夜色。」
读剧本,看形容是太精彩了。「机密地笑着」「得法的人物」「尖刻而不失分寸」「这世界是个硬壳果,躺在床垫上可咬不出肉来。」「你太认真。管他妈的。酒瓶打碎了,押瓶钱就要不回啦。」「他完全掌握着自己的命运,他身上有股远方的气息。」看展开的手段是太精彩了,先用一段关系的不正常,来引入一个人的不正常,当然,他身上连着整个世界的病笃。如果用小丑的台词“这个城市需要灌肠”,那我能否不负责任地想象此时每个人都像一节身不由己的管道。
「我从来没见过像你这么伤心,这么自顾自的家伙。」
《葡萄牙的高山》[加拿大] 扬·马特尔好的故事是卯榫解构。文字互相吃劲儿。绝大部分的烂故事吧,是作者吃劲儿。才知道《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2003的布克奖。我被《葡》明艳美丽的封面欺骗,故事明明又灰又冷还长,简直是叙述的极夜。是他的老主题。很多人被批“题材局限”,倒不如说是其视之为唯一值得书写之物——我只能这样写,我只能写它。
寓言故事。
辛酸,自嘲,人很难读一个单调如许的悲惨故事读得笑出声。他的情节,是心理的情节,且自带延伸感和转场衔接。黑色幽默的公路电影。
这个对时代难以招架的笨拙男人。
落魄者的形象,比如《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过于喧嚣的寂寞》 ,他们往往与大自然密切相关。
看到三分之一,我猜故事有这两种可能。
像《少年派》一样,承认人的动物性,但愿意相信人性。
比《少年派》的思考更肯定:人性闪耀,超过动物性。
结果。这根本不是什么“三分之一”。这个故事作为单独的章节,已经结束了。
第二部分的题目叫“归途”。极为神奇的,主人公的妻子找出了不下十个侦探小说与圣经(阿加莎克里斯蒂与耶稣)的共同点。后半场故事也很简单,老妇人要求主人公当场验尸,“结局”(我怀疑这类故事能否被称呼有“结局”或“起始”)不好剧透,否则你再读着就没有穿透力和补偿感了。基督圣像与黑猩猩是这几个故事共有的元素。这细致的、富有平衡感、甚至略显乏味的探讨口吻,可参考《比利牛斯山的城堡》,作者是《苏菲的世界》的作者贾德。《比》从灵异现象写起,这类综合了哲学、宗教、神秘学与人类学的故事,往往是开放式结局。
是这些日子所读之中筛选出的
平时书摘和书札都放在这里,欢迎你来坐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