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桂香微吐,菊拳初绽,而今晚却没有月亮,可是我想说说月圆之夜的故事。
记得典故弄玉吹箫,凤台之上,善吹箫作鸾凤之响,而琼姿玮烁,风神超迈,真天人也;弄玉灿然天真,兰韵绝尘。简书同观,鸾凤和鸣。多年之后的一个月圆之夜,相传二人是百鸟追随、乘龙驾凤而去。于是心想,“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此诗给人留下了无穷的美好的想象空间,我真想与月亮—起乘船遨游银河!
古时的明月,除了美好,却暗藏艰辛。
忘不了塞外的风沙,忘不了大漠的酷寒。尽管明月旷远,牛羊依依有情,但是记忆中的焦尾琴、柯亭笛却倔强地把一颗频遭蹂躏的心使劲地往南拉扯。归汉之日是在一个月圆之夜半,晨曦未露之时,回来已是中秋月圆之夕。尽管肝肠寸断,凄腕欲绝,但是我真的羡慕那个董祀,一生有《胡茄十八拍》相随。于是在建安风骨的玉璧上,笼罩着一层别样的温情。
“朔气传全柝,寒光照铁衣。”此时也应该是个月圆之夜,说不定还是那年的中秋之时。我曾经多次幻想,当年我或者有幸陪伴在木兰身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然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自然,我也会“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幽居山野,遂忘桃源之外。
月圆之夜,有红拂相访;发愤之时,更得虬髯相帮。或值中秋,“返身闭户,背烛静坐……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惊而试问,即红线回矣!”可是,“《采莲》歌怨木兰舟,送别魂销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长流。”壮志未酬,征途漫漫,“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磋砣岁月,庸庸碌碌。中秋月圆之夜,尝学“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夜秋雾横江,获失舟船。慕红玉擂鼓,霎时杀声动地,火光接天;羡韩帅快意,一生内外兼修,凌烟勒功。
然而,“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己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或倾心李清照伉俪情深,中秋剪烛,辑古论今,称量天下,然疾其晚景凄凉,“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还是杜甫实在,遭逢乱世,报国不忘家中老弱,“今夜邮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无才偏享太平,弃我去者不留,乱我心者空烦忧。偶尔“俱怀逸兴壮思飞”尚可,真个“欲上青天揽明月"却有些不切实际。其实,即便如朝云笑曰“学士满肚子不合时宜”,但是数风流人物,如学士者几人!
月如美人,美人如月。“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就像屈子离骚经中的香花瑞草,散发的是华夏几干年的文明馨香。
深夜掩卷,把月光装进宝盒。但是心中之月依旧娟然可爱,让我全身臟腑一片通明。于是在无月的夜晚,也有一轮满月伴我前舒。也曾有过张若虚时空物我的思辩,但是时代太好,时不我待,我们只有日夜兼程,决不做盛世闲人。
心中有月,何夜无月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