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系列美食游记《寻味中国》的端午节特别篇,上篇名为《没有屈原的端午》,讨论的是端午节的由来。本篇分析粽子为何成为了端午的祭品,最早的粽子是什么形态,更早的祭品又是什么。本文讨论的并非美食,而是中国古代的祭祀礼仪和饮食的演变,其中或有让读者不适的内容,敬请理解。
提示:请勿在吃饭时阅读本文。
1. 献祭与牺牲
在上一篇结尾,引用了《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可以看得,至少在屈原的同时代,中国北方仍然延续着用活人祭祀河神的风俗。
连环画 《西门豹治邺》故事中,被祭献的女孩子身披彩衣,坐在如嫁女的床席上,浮之河中,行数十里乃没。请问:姑娘若是反抗、跳水怎么办?是否要将她绑起来?或者衣服就是特制的?
前文做过分析,端午节更可能源自吴越人纪念伍子胥而不是屈原。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吴王夫差听闻伍子胥死前诅咒后,盛怒之下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用皮革包裹,投入钱塘江。按照吴越人的传说,这就是粽子的来历。
《史记·伍子胥列传》民间传说未必可信,但千百年来形成的传说总有其背后的逻辑。为何将尸体丢入江中?为什么用革囊?如果是为了不让伍子胥入土为安,焚尸才对。
伍子胥传说中所隐喻和《西门豹治邺》一样,都指向了端午祭的原始形态——人牲。
所谓人牲就是用活人向天地神灵献祭的祭品(牺牲)。人牲以及之后出现的人殉(陪葬)在世界各地在早期文明中都曾存在。无论是华夏族的仰韶文化,还是吴越族的良渚文化,遗址发掘中都有人殉证据。河南安阳殷墟,陪葬的尸骨更是多得令人发指。
到了战国末期,人牲的风气才被逐步改变,但在民间却仍在延续。《西门豹治邺》恰恰说明这一转变的过程,请注意作为主官的西门豹没有公开反对这一恶俗,而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正说明了用活人献祭在当时并不违法。
殷墟甲骨文中对人牲的记载 来源:知乎网人殉是对死者的,古人对天地神灵的人牲,是否有明确的记载?
当然有,《殷墟文字甲编》二九九二片的卜辞就记载了商王一次将三十名羌人献祭河神。河神就是是西门豹故事里的河伯(黄河之神),羌是北部少数民族的俘虏。
人殉的证据到处都有,对河神的献祭如何进行,目前尚不得而知。是咔嚓了还是活着丢进水里?殷墟里的人殉很多是活埋的。如果活人进水,是否需要用绳子绑好?或者装入皮囊里(那时候没有布袋子)?再来看,吴王夫差对伍子胥是怎么做的?
2. 祭品的演变
汉朝,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华夏民族进入儒家文化时代,东汉前后,吴越之地纳入到华夏版图中。如前篇所述,正是在这个时期,发源于吴越的端午祭从对水神、瘟神的祭祀转向纪念屈原的端午节,这是文化发展与民族融合的结果。
在此期间,某些以现代眼光看来是残忍的习俗,已经悄悄地隐去或变身,例如,用陶殉代替人殉。然而,那些原始的巫俗是否就已绝迹?当然不会,下图这种祭祀用品象征着什么?
祭祀用品 来源:淘宝网人牲虽已消亡,但人们对天地鬼神先祖的敬畏,以供奉换取庇佑、驱邪避恶的心态从未改变。献祭仍在继续,只是祭品发生了改变,就如用纸扎的童男童替代商周时期陪葬的仆人。
下面我们来看看除了活人之外,早期的祭品是什么。《礼记·内则》中记载周天子祭祀用九鼎八簋。商代的鼎里放的是牛羊猪等肉食,簋(读guǐ)则用来盛放稻、黍、稷、粱、麦、苽等所谓的“六谷”一类。请注意,都是食材。到了周朝,祭品开始向熟食转变,簋里出现了煮熟的饭。显然,这一转变与烹饪技术的发展有关。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九鼎八簋(簋为中间鼓腹带盖者) 来源:湖北博物院我们供奉的给神灵先祖的,一定是我们喜欢吃的,我们现有的饮食。就如当今的岭南地区,烤乳猪代替了生猪头。在闽南地区,宗祠用的祭品也都是做好的家常菜。。
现在的祭品多也是做做样子,供完了拿回家接着吃喝。到了端午节,你看过谁拿粽子丢水里纪念屈原?除了某些地方为了旅游造势,没人会做这种败家的事儿。
古人供奉比现在更虔诚,祭品必须消耗掉。例如祭天,牛羊就要烧成灰。向河神、瘟神祭献,祭品如何处理?显然不能在河边摆一会儿就拿回去分赃,也不能像祭天一样烧成灰。祭品必须丢入河中,就如人牲一样。全猪全羊的还好说,谷物怎么办?往水里撒?你把人家龙王当小鸡不成?
祭品从食材转向烹饪好的食物后,选择主食做端午的祭品?春秋战国时代,烹饪技术只限于烤、煮、蒸等有限的几种。由于小麦较晚才从西亚被引进,人们日常的主食是蒸煮后的大米饭(南方)和小米饭(北方),浇上酱汁,或配以蔬菜瓜果、肉脯鱼干之类。这种盖浇饭往河里倒合适不?
在端午节的故事中,百姓们本就是向江里投入大米、饭团,后来因为屈原托梦,才发明了粽子。传说都有背后的逻辑和隐喻,从散米到粽子,就是祭品演变的过程,印证了饮食发展的轨迹。
3. 为什么是粽子
为什么不是馒头?为何不用年糕、发糕?土豆、红薯这种整个的块茎丢进去岂不是更简单?
这就是本文第二个主题,关于古代的食材与烹饪技术演变。
出于虔诚,我们必然向神灵献祭最好的食物,祭品的形式由当时的饮食水平决定。商代可以供奉一头大象——彼时河南有象(“豫”的由来)——但不可能盛一碗土豆烧肉,酱油、铁锅还没被发明,土豆、红薯之类的也没被引进。同样道理,由于石磨技术在汉代才进入中原,春秋战国没有馒头、年糕。在端午诞生中国南方,主食只有大米饭一种选项,杂粮显然不适合做祭品。
换一个角度,如果端午发源于北方,且是在汉代以后,或许馒头就成了主角。馒头能否做祭品?中国北方的花馍象征着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过寿或者逗孩子玩?
山西枣花馍 来源:凤凰网再来到长江中下游的端午诞生地,有没有什么食品能够盛得住米饭作为祭品?装在陶罐里当然可以,罐子丢水里就太奢侈了。这么说来,唯一的指向已经确定,那就是——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糉,是粽的原字,读音相同。中国第一部部首字典《说文解字》中,对糉解释为“芦叶裹米也”。春秋时期,糉分两种,一是用茭白叶子裹米做成牛角状煮熟,称为“角黍”,另一种是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也就是现在的竹筒饭。
竹筒饭的历史早于粽子(角黍)。在盛产竹子的南方,将生食(不限于稻米)装入竹筒,煨入炭火中,也能带来美味佳肴。此时竹筒就成为了一种烹饪器具,古时被称为“竹釜”。显然,竹釜是最古老的烹饪器具,甚至早于陶器。
竹筒饭 来源:网络竹筒烹饪,需要以竹叶或其它树叶封口,用竹木纤维扎紧,见上图。这就是粽子最早的来历。
《康熙字典》中引用了《续齐谐记》,说明粽子就是竹筒饭,文中提到的楝(读:liàn)叶就是生长于南方的苦楝树叶,与五色丝一起用来驱蛟龙。
《续齐谐记》作于南朝,彼时祭祀屈原的端午习俗已成型。这一段貌似说明了粽子的起源,其实是以果为因。在上一篇《端午论粽(上)没有屈原的端午》中已经分析过,端午源自祭献龙神和五毒神(瘟神)的端午祭。楝叶有毒,可驱蛔虫、灭钉螺、治皮癣,五色丝线可辟邪,更说明了早期的端午并非是祭奠屈原或伍子胥。
《康熙字典》采用粽子而非其它作为端午的主要祭品,是否还隐含着其他的寓意,或者说残留着上古人牲的痕迹?角粽象征着什么?竹粽又象征着什么?为何捆扎多道?回到伍子胥的故事,为何将他装入革囊?
宗教民俗的演变有其必然的逻辑,传说的背后有时很黑暗。
至于为何竹筒饭为何让位于角状的粽子,就很好解释了。一方面是民俗定型后需要统一的形式与象征,另一方面,粽子的烹饪成本更低,也易于普及。毕竟找张大一点的叶子将米饭裹起来,哪儿都能做得到,竹子可不是南北都有。
4. 观点总结
● 商周时期,人牲是献祭河神的最高礼仪。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牲让位于日常食物。
● 由于当时中国南方的饮食烹饪条件,粽子成为端午的祭品。
● 端午传说和粽子的形式,依然残留着早期人牲的痕迹。
最后一条,笔者不能完全确定。
到这里读者会发现,粽子是不是因端午而被发明的?
当然不是,粽子甚至都不是中国独有的饮食。这一问题,我们下篇再说。《端午论粽(下)没有端午的粽子》,敬请期待。
后记
本想这一篇搞定,结果又是太长,不得已再分成两篇。这种劳心劳力、又臭又长,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文章,真是折磨人。
能读到这儿就给点个赞吧,祝您胃口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