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问题、难题、任务和目标?
人活一世,好像就是在解决问题,比如考试就是在答题。
但是,题和题不一样,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还有非常复杂的应用题——这些都是问题,但都不一样,有些有标准答案,有些有大致正确的答案,但没有标准答案!
不管怎样,我们都是在答题。
还有一些,我们习惯于叫问题,但跟我们解题时候的问题不一样:在英文中,前者是question,后者是problem。
Problem是要调动你的心智,从不同路径尝试把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纸面的,而是现实中的问题。
比如医生,给你看病已经不是在回答一个或几个问题了,他要解决的是目前的这个麻烦。
还有一种跟问题相关,是任务。
比如销售产品和搞定客户是你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你需要做很多事情,只有这些事情都做好做到位,目标才能实现。
而你要做好的这些事情就是任务!
显然,比任务更高的是目标!!!
在我们的应试教育过程中,特定的教育方式,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答题上,对任务和目标很少接触。
但在先进的教育里有基于项目的学习。
比如一个大学历史系的教欧洲中世纪历史的教授,让全班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用中世纪的技术和生产手段造一艘船,而不是用现有的工业水平和技术。
当学生把这艘船造出来的时候,他们对中世纪的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就有了一个非常感性又非常深入的认识——造船的过程囊括了问题、难题、任务和目标。
如何看待问题、难题、任务和目标?
1. 低维度只能解决问题:
治虫和打狼更像是在回答问题,顶多是在解决一些难题:我的庄稼被吃了,我的羊被吃了,怎么办?
如果你的心智聚焦在问题上,那么就是很简单的方法——使用杀虫剂或者群众运动去打狼,基本上是在做症状解,因为对整体目标不清楚。
整体目标是如何有粮食可吃,有羊肉可吃,有马可以骑、可以用,过上且持续过上好的生活。
对这个目标缺乏意识的话,就会以解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实现目标是要完成一系列任务的”。
但是,有时候任务完成了不少,目标却始终没有实现。
比如企业把产品开发出来了,但如何把产品卖出去,而且让尽可能多的人持续购买你的产品,这才是目标。
这个目标不可能通过简单的答题和解题的方式解决。
治虫和打狼是一个低维度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是在某一个单一维度上解决了所谓的问题,但对于另外的维度完全没有意识。
2. 战略思维才能实现目标:
在《三体》中,地球人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阻止三体人的入侵”。
他们研制出先进的武器,击退三体人只是手段,因为即使造出了这样先进的武器,也很可能离实现目标差得老远。
所以最后,在《三体》里,地球人造出的武器,在很短时间内就化为乌有了。
我们地球人忘记了实现目标才是最重要的——答题、解决问题并不能帮你实现目标。
而罗辑这个看上去最暗淡平庸的人为什么是一个真正的厉害角色呢?
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好像很乏味的话题:战略。
罗辑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战略思维的人!
战略跟打仗相关,但打仗不一定跟战略有关。
战略学家们会说:蚂蚁打仗是没有战略的,每一个蚂蚁个体嗅出了对方不是本阵营的,就开始死拼,最后以同归于尽的方式跟对方争斗。
另外,决斗也是不需要战略的:决斗是两个人一对一,看身手,并且最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你死我活表面上是两种结果,实际上只有一种:一个人死,一个人活。
战略,就是明确目标,为实现目标获取资源和方法,并且在结果、方式、手段之间保持平衡!
治虫、打狼之所以办的是傻事儿,是因为:
没有在结果、方式和手段之间保持平衡,不知道目标是什么,也就根本不知道去完成哪些任务;
只是某个局部症状,作为一个问题在被解决,即便达成了局部胜利,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来说,也是没完成任务的;
任务跟目标联系在一起,在目标都未知的情况下,自然不会知道任务是什么!
治虫、打狼都是自以为完成了任务,实际上是更加远离甚至背离目标!
举一个最通俗的例子:赤壁之战。
诸葛亮在初期的时候,是要消灭和打败曹操的,但在赤壁之战末尾,他要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任务,恰恰是如何让曹操活下来:曹操一旦被消灭,整个均衡态势会瞬间瓦解,刘备集团也就会被消灭。
这就是纯粹的争斗打仗,跟战略之间的差别。
在纯粹的争斗,比如决斗当中,参与者要考虑的唯一问题是“如何赢”,而对于一个战略思考者来说,要考虑的问题很可能是“如何不赢”,甚至有时候是“如何输”。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他有一个目标,要实现一个超越于具体事件或争斗之上的目标!
德国人在反省自己在一战、二战中行为的时候说:德国人就是顺利地避开了一个个小陷阱,以便让自己掉进那个大陷阱!
我们从这句话里头也能感受到人算和天算、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之间的本质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