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地震是在五六岁的时候。那年夏天,家家户户在门前搭建简易工棚防震。一到晚上,我们小孩子便围着昏黄的马灯嬉闹。母亲和姥姥在灯下做针线。父亲讨厌蚊蝇叮咬,在工棚里睡了几晚后,索性回房安睡。他说除了房顶上偶尔掉下一星半点的尘土外,其余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大约十天后,晚间人们陆续回房安睡。孩子们依旧围着粗糙的小窝棚做游戏,玩得兴高采烈,全然不懂地震为何物。
第二次知道地震是20年后的一个夏天,我的儿子刚刚半岁。早晨,天已大亮,半梦半醒时分,觉得床和房子在晃动。先生一把抱起熟睡的儿子飞奔门外,然后对我大喊“快出来”。我躺着没动。房屋第一次瞬间的轻微抖动之后,并没有紧接着晃动第二次,所以我没有害怕,继续“梦的旅程”。
院子外面一片喧哗,没过多久便归于寂静。土地公公跟人们开了一个玩笑之后销声匿迹了。大人上班,孩子上学,人们各行其是,各自忙碌着美好生活。
第三次感受地震是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半左右。那天下午因身体不适请假了。午睡中的我被摇晃的床惊醒,一骨碌坐了起来,感觉到房屋抖动了两三次。
地震了!我心里喊道。
第二天早晨知道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无数同胞在那一瞬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无数建筑在那一瞬间倒塌……接下来的日子里,几乎天天湿着眼睛看电视、看报纸。奋力抢险的各式人物、世界各地的援助、排队捐款、献血的普通人、废墟下坚持了一两百个小时的顽强生命……感动连着感动,爱心传递着爱心……勇敢善良的中国人,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同心同德,众志成诚,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诗篇,彰显了光辉的人性……
伤痛着你的伤痛,快乐着你的快乐,感动着你的感动……灾难来临后,人们心手相牵,一起传递爱的接力。擦净悲伤的泪水,灾区同胞鼓起勇气面对生活。我们已经看到,如今在残垣断壁之上,已经耸立着座座希望的大厦。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意志和善良在任何地方都能迅速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