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钱,别被骗走啦!

作者: 张一梵 | 来源:发表于2017-08-15 13:47 被阅读201次
小心

这段时间,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深陷传销致死的消息,刺激到了不少人的神经。李文星多舛得命运,让让很多人开始认识传销的骗局。

细细想来,除了急于找工作被骗的经历,生活中还常遇到一些骗局,比如谋求高收益率的理财骗局,急于结婚的骗婚等。

真可谓大千世界,骗局的事真是无奇不有,而李文星求职被骗的经历,对我们投资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

在行动之前,做好尽职调研工作。

信息的不对称,往往会让我们陷入被动,也容易落入别人的陷阱,尤其是饥不择食的时候,你的理智很可能被焦虑打败,直接影响你的判断与决策。

比如,前几年鱼龙混杂的P2P金融平台。

不少P2P平台打着高收益的旗号,吸引了很多投资人去投资,结果你贪恋别人的高额利息,别人惦记的确是你的本金。

结果是,跑路、暴雷、维权一波接一波,P2P行业成为高度危险行业,谁也不知道哪个平台会先出问题。

我认识的一个女生,投资了一家P2P平台。刚开始的时候,她被平台高收益打动,便立马投入了几万块钱,可惜,结果等来的不是高收益,而是平台跑路的消息。

突如其来的平台跑路,直接把她给急哭了,根本不知道怎么应对维权。更让人意外的是,他对这家平台的基本信息根本就不了解。

我觉得,在投资一家平台之前,你真的要仔细考察一下平台的基本情况,这家企业高管团队、发展模式、第三方评级等,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尽可能多维度搜集平台的信息。

就拿7月份跑路的“蒙斯顿”来说,这家P2P平台发布的利息竟然高达3650%,企业高管的信息竟然是伪造的,让人吃惊的是,这家不靠谱的P2P平台卷走上亿资金。

很多人在投资的时候,一点也不去考虑一下常识,高达3650%的收益率一看就是骗局。然而,很多人在高息面前丧失理智,这种急于赚钱、贪婪的心态让他们付出了代价。

即使你买的是公募基金,没有跑路的嫌疑,但你也要想选择爱人一样,考察一下基金经理怎么样,历史业绩多少,最大回撤是多少,这只基金过去业绩究竟怎么样,费率高不高……

的凭感觉、一味排行榜、高息,选择投资产品,可能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多一点常识、多一些耐心,再多一些调查研究。

2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除了李文星的求职骗局,另外一条新闻也很是扎眼,经济学家郎咸平被泛亚投资者围堵、扭打,原因是郎咸平为泛亚站过台。

泛亚平台的崩溃,算是2015年一个重要的金融事件。

经济学家郎延平和《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参加过泛亚的活动,而泛亚也把他们“包装”成泛亚的“背书者”。

很多投资人,正是看到郎咸平、宋鸿兵的推荐,才购买了泛亚的产品,结果是泛亚的产品设计模式有些问题,导致了平台的崩溃,而投资人则损失惨重。

这让我常常引以为戒:不要轻信相信KOL(意见领袖)。

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奇观,在理财社区贴文下跟帖的,很多不是针对文章本身评论,而是留言求股票、基金的代码,你真的敢把选择权交给别人吗?

理财达人水湄物语,在书中提到过一个例子,小熊把他研究的一个转债的机会发到了投资交流群。很久之后,一个女生却哭着跟小熊说,老师你推荐的转债让我亏损30%+。

事实是,小熊却凭借这个转债赚了不少钱。你看到别人赚到了钱,但你不知道赚钱的逻辑,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入手、伸手党又一次被收割。

现在越来越多意见领袖开始影响力变现,产品推荐、广告推送不厌其多,可是这些产品是不是真的好,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对我们这些投资者来说,在做选择之前,一定要多考察、多思考、多分析,不要轻易相信表面的现象,更不要把选择权交给别人。

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END——

我是张一梵

希望文章对你有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心你的钱,别被骗走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om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