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墨豸
那两个辅导老师,一个姓隋,性格比较文静内向,另一个姓赵,说话语速很快,在指导别人时语言也挺犀利的,看上去有点厉害。
可能因为我是个插班生,情况有点特殊,来得又晚,开始不太待见我,很少过来给我看画。可我心想,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我可不能浪费掉了,就鼓起勇气请教,也可能看见于老师对我挺关照,她俩才逐渐把我一视同仁。
由于我接手的那幅作品构图相对比较简单,我又表现得特别勤奋,没到两天就被我拿下了。还有四天的时间,我决定创作一幅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当天回家的路上我就构思好了,吃完晚饭我就开始画,画完又透稿,熬了大半宿,终于完成了,第二天拿去给于老师看。
我把我创作的这幅画起名叫《赶集的早晨》,画面是一对农村小夫妻准备去赶集,明亮的房子里,媳妇正坐在镜子前化妆,丈夫站在身后露出调皮的笑容,身边还有一个兴高采烈等着爸妈的小姑娘,窗外停着一台崭新的摩托车。表现了富裕起来农民生活的新变化。
于老师对我的题材给予了肯定,但对我的创作手法,提出了意见,说我的构图形式不属于农民画体裁,随后他给我又做了一些简单的讲解。再通过其他人的作品,终于明白了一些构图的原理。农民画在构图上并不讲究透视手法,甚至中国画的散点透视都算不上,就和画图案有点类似,画面布局丰满不留布白。而我这幅画运用了近大远小的平面透视技法。
由于时间比较紧张,于老师同意让我用这个上色,毕竟我再创作一幅已经来不及了。
两个年轻的女老师对我的创作也给予了肯定,隋老师还给我提出了建议,让我在画面上加上一只小狗或者小猫,会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
我听从了她的建议,可是以前我从来没画过狗,画出的不够形象,她又帮我做了修改。我终于开始上色了。
在色彩的使用上,她也给我提出了不少建议。我觉得人家确实厉害,水平比我高出太多太多。
几天的接触,隋老师给人的感觉内向文静,说话声音柔和,很有亲和力,听着让人舒服。人虽然长得并不是特别漂亮,却给人很好的印象。也让我内心生出很多好感来,但人家是老师,水平又高,我并不敢有半点非分之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