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价值,最浅近的,应该就出现在合上它三秒之后。
三秒之后,我会从书中渐渐抽出神来,将思绪与现实缠绕。有些书与现实若即若离,竟让人久久回味。米切尔·恩德便有这样的能力,之前读过他的《毛毛》,让人心有余悸。而今又读他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给人启发更为深刻。可以说他并不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但他确实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讲那些令成人从混沌世事中惊醒的故事。
我发现,会讲故事的作家,都会用一个可能有些老套(好吧,可能也没那么老,但让你一下子就能识得这个“套”)的开头,引你入瓮。就像毛姆的《面纱》,你以为这是一出偷情大喜,却发现是一部人生逆转。从《讲不完的故事》的开头,我就猜这该是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戏份。可是我只猜对一半,作者才不屑“白天鹅”呢!或许好的故事就像一枚鱼钩,引着你,你以为你可以任自己猜想行进,却时不时偶遇意外,线的另一头永远由作者操控——你以为猜中了发展,只是作者让你这样认为。他好像一个慈悲的万物主,让你参与进故事来,在旁观台上有一席之地。
这个故事可以说一波三折。首先我们的主角是一个被老师同学欺侮、丧母又失父亲关注的小胖子,但是他爱书——光是这一点就预示他必有主角光环——想想罗尔德达尔的《玛蒂尔达》吧。这个小胖子经过一次神奇的经历获得了一本书,也可以说“偷”了一本书。反正在故事的开头,作者往主人公身上扔了太多垃圾,许多被人厌恶的角色元素统统集中在他身上。只给他留下一样还有些魅力的——想象力,超乎常人的想象力。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就是那本有神奇力量的书。它讲到幻想国发生的事情。而我们的主人公小胖子巴斯蒂安就是在阅读这本书时“身临其境”——真正进入了故事中,而且还成了那本书中故事里的救世主。我对手上这本书的猜想,本来就止步于此了。但是我们的米切尔·恩德之所以能成为畅销书大家正是他想的壁我们远得多。看看我在这里的止步,一个小胖子通过阅读在书中拯救了万千生灵而获得勇气,最终回到现实中阳光乐观地生活。如果真这样,那只能算童话故事了。
米切尔·恩德可不想给你讲床头睡前故事。为什么英雄好像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有姣好的面容,有强健的体魄,有过人的勇气,有矫健的身手?好,你们想要,那就给你们。当巴斯蒂安进入《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这本书中,也就是幻想国之后,他便不再是那个又矮又胖又窝囊的小男孩了,他长大许多,变成一个翩翩少年。他受到万千崇拜,成为一个拥有各种美好品质的集结体。就像电影里一样,短短几分钟,他彻头彻尾变了。但他依旧是个孩子,他的灵魂未变。而真正要获得改变的,是他的灵魂。
如果你戴上蝙蝠侠的面具,就能行侠仗义,那么你一定还沉浸于幻想世界中。虽然这时的巴斯蒂安风光无限,但让人厌烦,像足了一个暴发户。他一下子得到太多。而且,从进入幻想国开始就改变了外形面貌,从现实世界到幻想世界,都是他的逃避,对于自己的逃避,对于人生的逃避。他和我们一样是懦夫,躲在阁楼上在一本书中找寻短暂慰藉的懦夫。
当我们都无法容忍这样一个愚昧的臃肿的灵魂时,作者索性把他扔进垃圾桶,以博各位看官一笑。巴斯蒂安获得真相后便一无是处,回到平庸。到这里,你真该为作者鼓掌,仅仅为了他花了大半本塑造的主角光环被他亲手打破。并且,我们又不无好奇,他这下又该如何逆转剧情?
到这时,米切尔·恩德应像一个引得观众一阵阵掌声的魔术师一般露出一脸狡黠的笑容——压轴大戏就要上场了。如何拯救一个被人讨厌而现在又一无是处的主角,或者也可以想成,如何让一个落魄无助的人重新获得勇气与希望?这书最后三章是《艾沃拉夫人》、《图像矿井》、《生命水》便是答案。母爱、梦想(其实这梦想中也夹杂着父爱),最终获得重生的信念。我不禁在想,作者在写“艾沃拉夫人”这一篇章时,一定联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她倾尽自己所有,为巴斯蒂安指点迷津,安慰他照顾他,最终在他应该离去的时候化为枯枝。而图像矿井,是巴斯蒂安经受磨炼的寻觅,像是在黑暗中寻找、确定我们心中最重要的牵挂。故事在这最后得到升华,使得整个成长过程都饱满而充满生命力——有狂傲,有自卑,有后悔……许多成长必经的情感都充斥其间。最终,小胖子回来了,生活没有止步,但我们主人公以及他的父亲有了改变。他们真正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正视自己,接受自己,而不是逃避。在此之前,巴斯蒂安的父亲曾用消极情绪来逃避亡妻之痛以及生活中的责任。
好了,故事就是这样。接着,该聊聊作者想跟我们聊的话题了。幻想国生病了,被一种叫做“乌有”的东西吞噬,一块一块地变成虚无消逝。而这种“乌有”的产生是因为人类世界中对于某些事物的随意定义,它们变得模糊,甚至到后来大家都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就像“轮到卡尔格太太上地理课啦。又得一一背出江河及其支流的名字,背出城市和居民数量……”,许多事物被定义,又被更改,接着又被定义,传说纷扰,谁能识得它们原本作为自我的存在。
而又像巴斯蒂安进入故事拯救幻想世界之后,他也被各种定义。有人说他是救世主,有人说他是万能的人儿,有人说他是智者……许许多多的定义,让巴斯蒂安也渐渐“模糊”,渐渐“乌有”。他没有了记忆,到最后连名字也没有。如果他没有及时回到现实中做回自己,那么他就将成为“乌有”。就和幻想国的万物一样,被遗忘被模糊被“乌有”。而拯救他们的方法便是清楚准确地喊出代表这个世界的女皇的名字。也就是,名字,你的名字是你活生生存活于世的第一把钥匙。
就像我们当下的社会中,无处不在的标签主义。领导给我们的考核,旁人给我们的评价,甚至于自我基于外界所作的评价,都可以认为是外界的“模糊定义”。如果我们顺着他们的指向来随意定义,那就会变得“模糊”。就像巴斯蒂安要渡过雾海而结识的伊斯卡尔人,虽然外界定义为团结、齐心协力,但他们其实只是单纯的复刻,“可是在伊斯卡尔人的集体里,有的只是和谐,却没有爱”。只有清楚地看清自己,才能不被外界所定义,也就不会存在被模糊被“乌有”的风险。也是在这雾海之行,巴斯蒂安的灵魂开始觉醒:“他不愿再试最伟大的人,最强壮的人或者是最聪明的人。这一切全过去了。”可是,再回到现实想想当下,哪个又能轻而易举逃脱旁人的随意定义呢?
整个社会可能正被“乌有”所腐蚀,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与信仰。经历了二战的米切尔·恩德对于人类的境况不无担忧。这是一种人性的薄弱之处,唯有时时刻刻紧握自己的名字,清醒的存活,才能算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