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教《绝句》

二教《绝句》

作者: 守拙瑜 | 来源:发表于2021-05-08 00:32 被阅读0次

    今天,我又教了《绝句》,两年前的初夏,我站在录播教室里,兴致勃勃地对着空荡荡的录播教室讲《绝句》,今天,我站在孩子们中间,更加激动地讲这首诗,孩子们大胆丰富的想象,让我惊讶,因为空间的变幻,有生的教室,智慧的碰撞,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教室。

上课伊始,电脑信号不给力,没有打开课件,于是就趁着学生读诗的间隙,把整首诗抄在黑板上,像两年前一样,我们先一起探讨题目的含义。

何为绝句?板书: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请学生们一猜,他们说这一定是七言绝句,因为每行都有七个字嘛。我再交代,绝句都是四行,八行的是律诗,这里暂且不表,有位机灵的女生举手说:“老师,我读过律诗,叫……叫……”我想她可能想说的是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

杜甫又被后人称为“诗圣”,简单明了。齐读一遍全诗后,小伟举手说:“老师,我好像懂得这首诗的意思了。”接着他就把古诗的意思大致说了一遍,八九不离十,我惊讶他读书之广、理解深刻的同时,心里暗暗说:这节课你不用听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粉笔画图,几根柳条,上面两只小鸟,还被挑剔的学生批评说不像黄鹂,我画的是张开嘴巴的鸟儿,大有鸣叫之意,至于像不像,形似就行,先说“鸣”字吧,学生纷纷说:“鸣叫。”

“那怎样鸣叫呢?”

“快乐地鸣叫。”

好,第一句意思出来了,多简单,两只黄鹂在翠柳上快活地鸣叫着。第二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继续作画,一行白鹭落在高远的天空,错落有致,远小近大,似有振翅欲飞之感。我先发问:“为什么用上?而不说飞青天?”聪明的学生立刻说了,“因为有向上的感觉。”“就是直插云霄的那种飞。”我立刻板书:有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我又作画,画了一个圈说:“同学们,想一想,蝴蝶、蜜蜂的飞,是像这样在同一高度来回飞舞,而这一行白鹭,不仅飞得高,而且一直向上飞,所以用这个上字更加形象。”此为推敲。

“来,咱们也来作诗吧,你看这两行诗,多么简单,我来起个头---两只蝴蝶……”

片刻沉默之后,有人举手,兴奋地说:“两只蝴蝶花丛飞。”

妙啊!兴致又来,赶紧夸夸小诗人。

再来一句:“几只蜜蜂……”话音未落,即有人脱口而出:“几只蜜蜂采蜜忙。”“几只蜜蜂来采蜜。”

我又加大难度:“几只蜻蜓……”

“几只蜻蜓飞池塘。”有人说。

我觉得不美了,又引导学生:“好好想一想,蜻蜓怎么在水面上飞?是不是点一点水面,然后又飞起来呢?”

有人说:“几只蜻蜓点池塘。”

我故作皱眉状:“你看人家大诗人写诗,都是用最少的字,描绘最多的景物,你这池塘是什么样的池塘,没有说清楚啊。”

有人说“几只蜻蜓点清塘。”

“是不是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清清的池塘呢?”我又问,“池塘边的岸上一般都有什么树?”

“几只蜻蜓点柳塘。”我立刻夸赞,池塘、清塘、柳塘,哪个词更美一些?显而易见柳塘更有韵味。

诗性大发,我又追问:“三两儿童在干什么?”

“三两儿童玩小鱼。”

“注意,你在古代呢,说话要高雅些。”

“三两儿童戏游鱼。”

“三两儿童戏小鱼。”一个“小”字,表现了小鱼儿的活泼和可爱来。

接下来,窗含西岭千秋雪,我走到黑板左面的窗子前望着窗外意味深长地说:“现在,在我眼前的不是破旧的楼房,不是参天的大树和一排红瓦房,而是什么?”“西岭上的雪。”学生快速对答。

“老师,西岭上为什么会有雪呢?”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山深处的气温比我们生活的地方气温要低很多很多,所以比较冷。”

“那怎么叫千秋雪呢?不叫千冬雪呢?

我说:“王老师已经在世界上度过了36个春秋了。你觉得春秋好听,还是春冬好听呢?"

“还是春秋好听。”我又板书:“千秋大业。

学生恍然大悟说:“老师,我知道了,以前的雪还没化完,到了冬天就又下起了大雪,一年又一年,所以越积越多,越来越难融化。”

“是呀,这幅西岭的雪山图就包含在这扇窗户里。我又像两年前一样,板书了“含”的篆书写法,有人说:“老师,我懂了,这个字像一个人的舌头上,嘴里含着那一个点。”我又笑了,自圆其说,全在字里。

门泊东吴万里船,有人直接说出来意思了:门口停泊着从东吴来的小船。“诗人的门前是什么?”

“是一面湖水。”

“万里船,这船真的行驶了一万里吗?”

不是,是行驶了很长时间,不一定是一万里,这里是夸张。

“想一想,这些从东吴驶来的小船行驶了那么久那么远,一定很旧了,船夫也一定很疲惫了。”

学生齐诵这首诗,没有节奏感,缺乏美感。

我指导:“怎么听不出这两只黄鹂叫的很欢快呢?也听不出这白鹭飞得很高呢?也听不出这是常年不化的积雪,更听不出这船行驶了很远。”

学生们一点就透,重读了“鸣、上、千秋、万里”。果然诗里有了画面感。

我觉得最后一句该收一收,不能总是那么激昂地读,就说:“最后一句了,行驶了很远的小船累了,该歇一歇了,声音该收了。”

再读一遍,带上动作,真好!

图片

回到家,我感觉一定要把这节课的生成记录下来,这节课不同2019年的5月,这是真正与学生生成的课,两年前没有吟诗作对,这节课有了,两年前有课件协助学生理解,这节课不用课件,我们也能抓住于关键字眼去理解诗意。只因,我在诗中,诗在口中,我没有过多赘述,只是引着他们读着、赏着、想着、记着,这时,我想起了一位师父的话,关注文本,研究文本,删繁就简,我们也能上出一堂高雅的素课。

我们准备一课,是为了几年以后更加从容地复现,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可以灵活地审视与调整。一切为了学生,为未来的学生,所以,年轻的教师,一定要多备好课、多磨好课,因为,未来某个日子,他会微笑着在那里等你。

相关文章

  • 二教《绝句》

    今天,我又教了《绝句》,两年前的初夏,我站在录播教室里,兴致勃勃地对着空荡荡的录播教室讲《绝句》,今天,我站...

  • 拜新月

    以唐教坊曲名为调名,即唐仄韵五言绝句,语气微拗。 单调四句二十字,二、四句押仄声韵。 开...

  • 小渔村绝句研修一期第二讲

    小渔村绝句研修一期第二讲 (引用子樵校长讲义) 本讲内容 绝句的构思立意 绝句的选材 绝句的章法(起、承、转、合)...

  • 小渔村绝研一期新编讲义第十三讲

    本讲主要内容 一、关于绝句的语言风格; 二、谈谈诗的密度; 三、渔洋绝句第十一法。 关于绝句的语言风格 绝句的语言...

  • 星耀小学亲子共成长——寒假共读二年一班王璐瑶

    学习中…… 古诗 绝句二首(其二)

  • 题月三首

    其一 何以十五月还圆, 又教离人念伊人。 古来红尘几多事, 月满时节最相思。 其二(七言绝句) 最爱月残如絮柳, ...

  • 绝句二首

    绝句二首(其一) 沉沉天欲晚,皎皎月初白。 澹荡清秋夜,飞霜染绿苔。 绝句二首(其二) 簌簌风...

  • 叠花-七绝

    文/随风 诗词课:绝句写法之二,复字连用 《简社》诗词课:绝句写法之二,复字连用 [https://www.jia...

  • 以爱深教(绝句)

    忧忿怎能成教化, 怨言不起是人家。 爱如心底深深夏, 更比苍天和落霞。 注:每个人都觉得,孩子该骂该打的时候还是要...

  • 《夏日绝句》教后反思

    为了准备录课,我花很多时间备了《夏日绝句》。后来课没录成,便当家常课上了。上后很不满意,觉得没有达到预设效果的十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教《绝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uy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