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起那个不去上大学学生,今天就有朋友问这是不是是厌学呢?厌学?——权且可以这么说吧,我个人不喜欢这样称呼。说起来在心理门诊这么多年,还真是来求助的学生越来越多,而其中无法上学或者已经休学的学生也逐年增加。十年前心理门诊可没有这么多不上学的学生啊,是时代变了还是人变了?怎么现在的孩子面对学习的反应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和中学的老师交流也会聊到学生厌学的问题,有的会求助学校心理咨询,有的就来到了医院心理科,而厌学如今成了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刚刚和几位心理咨询师朋友交流,他们也会接到一些无法上学的学生,而且有许多疑问,苦于找不到立竿见影的方法和技术,甚至有些学生仅仅咨询一次就再也不来了。他们问在医院我是怎么面对这些孩子们的?我说做催眠啊!然后又问了很专业的问题:催眠是怎么调整认知的?尤其是催眠如何起作用的?
因为他们太了解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不想上学的孩子,而且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不高兴了。并且这样孩子来了以后,他坐在那里不讲话、有时也懒着理咨询师,面对咨询谈话也不怎么搭理,有的就是嗯啊地应付着,甚至说:你说的那些我都懂,都知道。那我这个时候我只能给他催眠。
我不给他讲道理,讲道理他不听,听了也没用,所以我只是给他做催眠,因为我催眠他的身体,不是催眠他的脑子。当我催眠他身体以后,他的感觉会改变,当他感觉改变的时候,相对感觉改变而引起认知就会变化。
当一个人放松状态下大脑供血充足,大脑供血区域很平缓,当一个孩子生气、紧张焦虑情况下大脑很多空洞,这个时候让他有合理思维、让他理性判断考虑自己行为是否合适,这个状态没有办法让他正常思维的。
所以这种情况下让他考虑不上学的后果、考虑家长多么辛苦栽培你,无效。所以我们必须先让他的大脑回到正常的思维状态,让他正常下来,而且我们绝对相信一点,你所讲的那些大道理他老师都讲过、他的家长都讲过,而且从小到大讲,讲到他烦。
是的,他知道所有事情,但是他就不上学,因为一上到上学心里很纠结、很愤怒,因为他跟上学有很不舒服的联系。
那我做催眠工作第一步不是想调整他不上学扭曲的认知,而是先改变他大脑的供血。就用动力催眠的流程来操作,流程结束也就OK。当然热成像就可以清晰看到催眠前后大脑供血的变化。
上传中,请稍候...走流程这个技术很简单,有很大的重复性。比如小流程就是首先是先从改变他的注意力开始,就是看着你的手,只将你的注意力集中手指上。第二是要调整这种注意力的强度,继续加载信息,信息加载的过程就是大脑供血改变的过程,从信息过载到放松再到继续深化,反复几个过程,大脑的供血就发生了改变,供血改变的同时身体感受也开始变化,情绪随之改变。经过一次次的训练之后,认知自然而然地就改变了。
简单的流程中调节的是大脑的自主神经系统,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以自由切换,能力和弹性的提升或恢复就是治疗所在。回到所谓厌学,其实孩子知道要上学,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可是就是每每提及学习就难受,每每到了学校就不舒服,然后纠结、逃避、对抗……种种现象出现了,别称之为“厌学”。那就是一种负面的定义—联系—反应而已,动力催眠不讲道理,不从认知入手,先去把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上,从改变大脑供血开始,在情绪、感受发生了改变的同时,认知行为随之改变。
就如同今天来访的那个高三的女孩,高一时各种难受和说辞没法上学没法学习,休息一年后仍然去不了学校,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吃了一年多的药情绪好了,可就是学不进去、学不会,然后开始做动力催眠,成绩从班级倒数第一慢慢上升到四十几,二十几名次,高二期末考试就进入了前十名,自己的反馈就是以前很努力地学习,一直学到很晚,就是学不会,现在一个小时学的比之前一天都多啦。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切换能力强,注意力集中,当然效率就高,成绩提升那就是必然的结果啦。对于这个高中曾经失学、休学的女生,我是没有讲过什么学习重要性之类的道理,只是每周一次动力催眠,当她情绪稳定、感觉舒服时,自然而然就开始学习,所以成绩提升就是催眠的副作用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