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忙碌的现代生活,常常让人觉得焦虑、压力很大。世间的纷纷扰扰容易扰乱我们的内心,凡夫总是心随境转,不利身心健康。那么如何保持我们的内心不受外界干扰呢?弘一法师告诉我们:恬淡是养心的第一法。
所谓恬淡,是内心的恬静淡泊、平静安宁,万物不萦绕于怀,修心养性,内心自在。
恬淡,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是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安宁。它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源于对自我内心的体察和修炼。恬淡,是看淡世事繁华后的从容与淡定,是独立和自由的精神境界。
弘一法师年轻时锦衣玉食,爱好广泛,被人羡慕;中年却突然弃绝红尘、遁入空门,让人不解。滚滚红尘、荣华富贵是多少人的梦想和追求。但弘一法师却早早参破了人生,以恬淡来养其心,追求一种更高、更理想的方式,来教化自己和世人。
恬淡的人,懂得如何与世界和谐相处,如何与自己和解。他们不会执着于名利,也不会困于当下。他们心境宽广,能够容忍世事的无奈和变迁。在他们的世界里,繁华落幕是常态,云淡风轻才是人生曼妙的风景。
正如苏轼,一生坎坷,仕途浮沉,一贬再贬,黄州惠州儋州。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欣赏大自然,江海寄余生;生活上就地取材,如鱼得水;与当地百姓融为一体,教化造福人民。面对世事沧桑,苏轼真正做到了以平和恬淡的心态来修炼自己。恬淡的内心赋予宁静与力量,恬淡的内心让他灵魂飞翔,为后世留下了更多的璀璨词篇。
培养恬淡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放下。放下对名利的追求,放下对得失的执着。一个人手上拿的东西太多,不懂得放下,其结果一是负重前行,二是无缘接纳真正喜欢的。让自己的生活中多点喜欢,少点不喜欢,才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才能恬淡自如地生活。太多外界喧嚣的声音,最容易让内心浮躁、迷失,不知自己何去何从。
庄子悠然垂钓濮水之岸,宁愿自己像龟一样曳尾于涂中,享有灵魂自由,放下楚威王珍珠玉帛、高官厚禄的名利诱惑;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放下仕途的升迁荣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名利以养身心,过着诗意悠然的田园生活。他们都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培养恬淡的心态,还要学会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失败,勇敢面对现实。当我们不再纠结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再过分关注别人的成就,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享受生命的美好。
如今,人工智能来临,社会瞬息万变,未来的很多行业将会受到强烈的冲击。让我们多一颗恬淡之心,不要执着于眼前的得失,明白万事就像月亮那样,有圆有缺是正常,如此才可多些看清事物的本质、多些看清不确定的将来。
让我们回归经典,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坐标,有所追求,又要有所看淡。弘一法师的恬淡养心第一法,能帮助我们在纷繁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恬淡的心态可以帮我们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恬淡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多一份轻松、愉悦和坦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