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巨响,距离首都德里七百多公里外的印度中部城市博帕尔(Bhopal ),在1984年12月3日零时56分,“一夜成名”。
1964年,当时的印度中央政府,正苦于国内无法提供足够的化肥和农药。而著名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及时向印度伸出了橄榄枝,并提出双方合作开办一间农药厂的建议,此建议当即被印度政府所接纳。
1969年,双方在博帕尔市近郊,先建立起一座规模较小的农药厂。经过3年的试产期后,由于各项指标及效益超过了预期,双方同意再建立一座可以年产5000吨高效杀虫剂的大型农药厂。新建的工厂,也于同年正式落成。
不被世人所熟知的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始末1980年以后,由于农药市场竞争加剧,经济效益已大不如前。为节约成本,农药厂开始自行生产,可用于制造西维因、滴灭威等农药的化学原材料异氰酸酯(MⅠC)。
当时间指向1984年12月3日半夜凌晨53分,睡梦中的博帕尔市居民,被一声巨响惊醒,一场被喻为“史上最悲惨工业灾害事件”正式拉开序幕。
那一夜,成了夺命狂奔
巨响过后,一股带有浓烈酸辣气味的乳白色气体,以时速5千米的速度,在城市上空迅速扩散,博帕尔城被毒雾笼罩。
距离工厂最近的贾培卡丶霍拉两个小镇首当其冲。数百人在睡梦中,瞬间被这种曾被纳粹德国,用以毒杀犹太人之用的毒气夺去性命。
不被世人所熟知的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始末城市里,一些被巨响惊醒,想一探究竟的居民,在踏出家门时,旋即感觉眼晴如被火灼。惊慌失措之下,居民开始四处狂奔。
随处可见被毒气弄瞎眼睛,仍跌跌撞撞摸索前行的人。路边、马路上不断有人跌倒,哭喊声、哀嚎求救声充斥城市的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人倒下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此刻的博帕尔就如人间地狱。
80万人口的博帕尔市,事故直接中毒超过50万人,3天内死亡人数超过8000人,到事故发生的4天后,受害病人以每分钟一人的速度增加。
直至月底,已死亡约2.5万人,近20万人致残。事故发生后,印度政府调派军队和起重机进入博帕尔,尸体被堆砌在一起,用起重机吊起,放到卡车上,统一拉去火化。此时的博帕尔,到处弥漫着尸体散发出的恶臭。
不被世人所熟知的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始末事件回溯
12月2日下午,因为工人在冲洗设备管道时,凉水不慎流入装有异氰酸酯的储藏罐。几小时过后,气体从储藏罐的阀门缝隙里冒了出来。是印度工人在例行的设备保养过程中,无心而为之的结果。 这就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事后对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所作出的全部解释和说明。
事实上,早在1982年,一支安全稽查队就曾向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递交报告,指出农药厂一共有61处的危险。
到了1984年中期的时候,农药厂已经面临停产。工人被大量削减裁员,70多只仪表盘、指示器和控制装置只有1名操作员管理。异氰酸酯生产工人的安全培训周期也从6个月降到了15天。事故发生时,其安全系统无一可以正常运转,异氰酸酯的冷却及中和等设备,有的甚至被关闭了。这主要是厂方为了节约开支,因为冷却系统每停止运转一天,就能节约30美元。
事故发生时,异氰酸酯储气罐发生放热反应,温度超过摄氏200度,净化器和自动点燃装置没有发生作用,强大的压力撞开了储存罐的阀门,异氰酸酯气体就此冲出并扩散。
不被世人所熟知的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始末事故发生后,联合碳化物公司一直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向公众及医疗单位提供异氰酸酯的相关材料。并且,故意淡化事故影响及严重性。
由于事故发生后,各大医院得不到联合碳化物公司给予及时的指引及回复,医生的治疗只能靠经验作出断判。且在大量患者被相继送到医院后,只好以类固醇药物、抗生素,甚至精神类药物等,对呼吸系统作暂缓性治疗。
事件后续
事故发生后,联合碳化物公司将事故责任,全部推卸给印度雇员,并只愿提供2.3亿美元的赔偿,并提出此赔偿款,在20年内以分期方式支付。
不被世人所熟知的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始末1989年2月14日,印度最高法院做出裁决,要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为其过失一次性赔偿4.7亿美元,由印度政府成立基金,分配给各死难者。 裁决生效以后,仅有115亿卢比的赔偿资金到位。
1999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并购了联合碳化物公司。但却拒绝为联合碳化承担赔偿责任,甚至对处理残留化学物质等善后不作处理。而印度政府同样甩手不管。
从日后公布的文件中得知,当年裁决作出后,联合碳化物公司针对4.7亿美元的赔偿款,还附加了三项条件:1.永远免除所有民事责任;2.取消所有刑事指控;3.未来的任何针对联碳公司的诉讼均由印度政府应对。
直至2004年,印度最高法院再次要求联合碳化物公司付清拖欠的150亿卢比余款。
2009年,新德里社会与环境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环境检测显示,农药厂的周围地区,依然残留有上百吨有毒化学物质,每年随着雨水进入地下水位线,使得博帕尔市,约有12至15万人,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肺结核或癌症等疾病,而生育缺陷发生率则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
不被世人所熟知的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始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