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恭明中心的协作与教学工作坊,有一个有意思的讨论。在这场以『小组学习』为主题的协作工作坊中,有位老师提出这样一个议题:
如何将一个教学主题有效地拆解、设计为一个个子学习情境?
基于她所提出的议题,大家给出了各种"拆解"的办法:将教学目标分段、以每个阶段的产出为激励、让学生对下阶段有期待,等等。可是我们很快就发现了:
关键并不在于怎么"拆解",而是在于没有效果的困境,在于如何让它"有效"。
打个比方,一位热情的烘培师傅盛情邀请你品尝他精心制作的蛋糕。重点不在于如何切分蛋糕、是竖着来还是横着来,而是在于如何让每块蛋糕吃下去,大家觉得"好吃好吃、想要再来一块!"更好的是,蛋糕还为你的身体提供有益的营养。
这位老师进一步解释:小组合作式学习一开始让人觉得体验新奇, 但几次三番下来,特别是课时进行到后面,又下"分组工作"的指令,他们的反应就是:Oh No !又来~为了小组而小组,为何?大家都不知道,最后还是变成了花哨的装饰,甚至学生眼里的累赘。
我们来学习协作,也是抱着探索"如何更有效教学"的期待而来。
即便是一个第一次体验协作现场的人(就是我),当ta去回顾的时候,就很明显会发现:开放、多元、共创、创新这类字眼,频频出现在每个人的表达中。既然协作的内核离不了"开放"二字,为什么老师的课堂要把最重要的参与者——学生——摒斥在外呢?老师灵光一闪:我是否可以将每学期里的几个课时开放出来,交付给学生们去设计教案去讲?甚至,在这门课的大框架内,学生可以提出他们想学的子命题,包了部分的小目标?我们纷纷觉得,这确是个值得尝试的"赋权行为"。
在一门课的框架之内,学生的兴趣点、或者说"想学的东西",很可能溢出教师的经验和学识疆界。那么老师就需要去裁剪、去控制吗?
试着将老师比喻成一个平台,一个协作者角色的教师是会开放API接口的:ta仰赖于专业训练和素养,能够提供开发标准、资源支持、品质把控;而学生,大可发想各种应用的创意,借助接口获得支持。
如果一个老师如APP Store一般开放,学生的学习就更有机会像APP应用开发那样,百花齐放,更加自主、更加有效。当老师把自己看作『协作者』,ta就不必是一个全知全能的角色,而是混在学生们中间,力求在支持度、开放性、品控&评估上精进,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的营造者。
1193106736.jpg 讨论记录.jpg 小组合作的行动计划.jpg豆浆
2016.7.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