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乡镇出来的孩子,从小周围的长辈都声言:女孩子要乖巧,懂事,最好还漂亮,长大后找一户好婆家,就能高枕无忧。长大后在县医院实习,又听说很多人进这家医院就是为了找个好婆家,因为在公立单位上班的女孩,在婚恋市场最吃香。如果一个女孩,从小就温顺,懂事,长大后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尤其是体制内,还长的漂亮,那就是掌握了婚恋市场最有优势的资源,上门做媒的人自然络绎不绝,想要寻到好婆家(有钱),嫁得金龟婿,尤其是小地方富有的生意人家的儿子,或者同样的体制内工作人员,轻而易举。但我很早就感觉到隐约的不对劲,不自在,仿佛女孩的终身价值就跟婆家、男人绑定在一起了,而我们本身并没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
后来我逐渐明了世事,才知道这封建余孽的由来。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是从农耕文明以后出现的,而重体力劳动的农耕时代,女性先天体力上的弱势,只能依附于男性劳动力才能保证自己和后代的生存。为了延续基因,传承血脉,男女结合必须以男耕女织的劳动方式生活,不论是女性个体,还是有子女的家庭,都离不开拥有更强劳动力的男性。因此,不论基因延续的本性使然,还是为了老有所养,女性都需要结婚生子,也需要依附一个更强大的男性生活。而在中国终于结束封建王朝的统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工业文明星火燎原,女性得以走向社会,在家庭之外创造劳动价值,部分女性开始强大和独立。但直到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仍旧是个农业为主流的社会,依然离不开更强势的男性劳动力,大多数中国女性的人生还是依附于一个与之建立婚姻关系的男性。古话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实际并无改变,依附于男性生存,用婚姻换取人生的保障,还是主流。进入21世纪后,中国女性在社会的劳动参与度和贡献更加不可忽视,在人格独立以及能力上的崛起,让我们更加不愿依附于他人,过仰人鼻息的生活。同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女性经营家庭,还需要我们有自己的工作能力,为经济发展尽心竭力。依靠婚姻?离婚率如此之高,并且婚姻法并不认可女性在婚姻内的劳动价值,整个社会也不认可,一旦离婚,女性付出了婚姻内多年的家务劳动,生育,青春,这些无形的牺牲并不能获得任何实质上的补偿。如果没有独立的人格思想,没有工作上的一技之长,把人生的赌注全押在一段婚姻里,那风险之高,也是只有独自承担的。
今年年初在家过春节,我妈告诉我镇上一个姐姐的婚姻变故。这位姐姐长得很漂亮,瓜子脸,皮肤白皙,身段窈窕,亭亭玉立。还记得我大一寒假,不到20岁的我听说她的婚事,是在她婚礼当天听到街上的喧嚣后,家人告诉我的。这个只比我大两岁的女孩,结婚时已怀有六个月的身孕。我听了只是默默的难受,一个少女的花样年华还未开始,就匆忙踏入围城,生儿育女。况且当时的她,连大专毕业证都没拿到,学业都尚未完成,却为了结婚把一切人生的其他可能都扼杀了。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在年少的我眼里,这婚姻简直是青春的坟墓,让青春的一切美好可能都戛然而止。但人各有志,也许她觉得幸福,也未可知。后来她妈妈到我家串门,跟我妈攀谈起来,提起女儿的婚姻,说自己这个女儿脾气也不好,婆婆要是对她不好,她比婆婆更凶,女儿结婚几年也不会做饭,生的孩子也是公婆带,女婿对她也不错。过后,还自夸一番自己的眼光,当年这个女婿上门追求女儿,还是自己撮合的。结果没几年,今年初我就听说这位漂亮姐姐要离婚了。从我妈那里听到的是,她这几年先后生了一对儿女,但是没有工作,在婆家也从来没做过家务,两个孩子都不是自己带。而她的公婆既要做生意,又要带孩子,她又什么都没搭把手,时间长了就觉得这个媳妇一无是处。老公忙活家里的生意,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又要处理婆媳矛盾,日子久了也对她生厌。在婆家被孤立的日子不好过,她只好带着大女儿回娘家住,没几日老公就来了岳父母家,把女儿接走了,并且跟她放话离婚。走到这一步,已经进退维谷。即使劝说对方勉强维持婚姻,也不会再有好日子过,何况男方离婚意愿坚定。可离婚后呢?婚后几年,她从来没上过班,甚至连婚前的学业也放弃了,没文凭,没专业技能,离婚后靠什么生活呢?她只好从头拾起曾经丢弃的专业,去当学徒,去从零开始,而且没有毕业证,比其他同行业的人更没优势。本来四五年前,她就该去实习,准备毕业,然后靠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在社会立足,这一步,被婚姻和生育耽误了多年,也可以说被她父母和自身的短视所延误。如果当初她不是听从父母安排,贸然放弃学业去嫁人,而是先靠自己的努力去工作生活,婚恋上的选择依然不会减少。即便婚姻变故,也无须担心生存问题。如果在社会上多磨练几年,她或许会知道,当代女性不能再用婚姻来换生存,一纸婚书不能保证你的后半生,就会在婚后不放弃提升自我,或坚持工作,或学习帮夫家打理生意,获得他们的尊重,而不是除了美貌空无一物,最终与丈夫及其家人相看两厌。无论在婚内还是婚外,都能更有尊严的生活。
生活在一个对女性及其苛刻的时代,别无他法,不到万不得已,没有重病,伤残,我不敢让自己依附他人生活。婚姻要求我们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社会需要我们勤恳工作,如果不能兼顾,或许还是后者更能给我们保障。婚姻一旦破裂,你分不到男方的婚前财产,婚内付出的生育价值和劳动价值也得不到补偿,还损失了青春,以及年轻时事业发展的机会。我并不是倡导不婚不育,而是觉得,自身要优先于婚姻家庭,先保证自己的工作生存能力,再考虑婚姻,哪怕婚姻破裂,也能不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才是最保险的。投资上有句名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如果不是父母巨富,家里有矿,谁敢把自己所有押在一段婚姻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