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月读书笔记8

11月读书笔记8

作者: 默默努力的小白 | 来源:发表于2021-11-18 22:55 被阅读0次

      自我概念是我们试图建构一个用于组织关于自己的印象、感觉和态度的图式。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如果个体积极地评价自我价值,我们就说他拥有高自尊。自我概念是一种认知结构,自尊是一种情感评价。

      自尊取决于我们能否成功的完成任务,或是能否达到自己所看重的目标。如果一项技能或成绩对个体来说不重要,那么不擅长该领域的活动并不会威胁到个体的自尊。

      要建立自尊,学生必须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运气或是他人的帮助。教师的反馈、等级评定、评价以及基于关心与学生所进行的交流等,都能改变学生对特定学科的自我胜任感。但只有当学生在自己重视的领域上能力得到增长,其自尊才会得到最大的提高。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帮助学生获得对某些重要领域的理解和技能。

      在道德维度上,儿童最开始只是关注是非对错的一些基本观念。接着,儿童认识到,尽管这些规则是人为的,但是它们是用来维持秩序的,并且这些规则是由那些负责的人制定的。成年后,他们开始意识到习俗有利于协调社会生活,但同时也是可以被改变的。因此,年长的青少年和成人通常比幼儿更能接受那些思想异于习俗和传统的人。

      如何营造班级道德环境?首先,建立起一个相互尊重,彼此温暖,且能公平、一致地执行规则的集体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维度——道德维度或习俗维度对学生的行为做出恰当的反应。

      影响道德行为的三个重要因素是模仿,内化和自我概念。首先,经常看到有同情心的、宽宏大量的成人榜样的儿童,更倾向于关注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其次,多数道德行为理论均假设,幼儿的道德行为是他控的,即他人通过直接教导、监控、奖赏和惩罚儿童对其进行控制。随后,儿童逐渐内化那些指导他们的权威人士的道德准则和原则。儿童把外在准则当成自己的道德标准。最后,我们必须将道德信念,价值观整合到我们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中。

      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敌意性攻击可以是外显攻击,也可以是关系攻击。男孩子更倾向于使用外显攻击,而女孩子上了中学之后,更倾向于使用关系攻击。等待儿童自行“克服”攻击性行为,这种做法并不奏效。帮助学生学会处理攻击性行为,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而防止后期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最好方法,就是尽早地进行干预。

      大多数学生可能都出现过作弊的情况。如果学生认为教师是可靠的知识来源,他们的作弊水平也会下降。当学生认为教师可靠时,他可能更重视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因此更希望真正地学会它。

        面对学生的作弊,教师应当怎么做?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指出学生过去取得的成就;把错误当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允许修改,以此来降低作业带来的压力;监督学生防止作弊,对作弊行为给予适当的惩罚。

      为防止作弊,教师应尽量不要让学生处于高压情境之中,确保他们已经做好测验、课题或作业的准备,确保他们无需作弊也能做的很好。教师也要成为值得信任的、可靠的知识来源,关注学习而非成绩,鼓励学生在作业,实验等方面进行合作,并采用开卷、合作性或在家完成等形式的测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月读书笔记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aj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