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带宝宝去林渡暖村看稻田,那个时候,稻谷已然成熟,视线所及之处,尽是一片令人沉醉的金黄色稻浪。众多游人特意驾车远道而来,步入乡间稻香四溢的田野,尽情领略秋日的美景。
还好在稻收割之前还能看一眼这美丽的景象。能在家乡目睹如此辽阔璀璨的金黄景象,既感到格外美丽,又让心情变得无比愉悦和舒畅。稻田之中,稻浪翻滚如同海洋,稻穗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在微风中轻轻摆动,阵阵稻香随风飘散。
可是昨天,午后带爸爸去田野外逛一圈,却看到那大片的金灿灿的稻田都已收割了,有的田里已经种上了绿油油的油菜,有的田里正好有收割机还在工作收割稻子。真的好速度啊。
远处伴随着机器的轰鸣,收割机在全力运转,在稻田中来回穿梭,一排排成熟的稻子被卷入机器,割取、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瞬间完成。
金黄色的稻谷沿着收割机的输送管道倾泻而出,农户们在路边忙碌地装运,脸上挂满了收获满满的喜悦之情。
科技的进步,使村民的耕作大不同以前,借助机器,可以轻松实现一边耕种,一边还可以享受智能科技的便利。
从开始插秧机在田中插秧,真是又快又好。插秧后田间管理治虫喷药等工作都是无人机工作。待水稻成熟后,大型的收割机,在田里自动脱粒把一粒粒谷输送到汽车上,节省了多少的劳力,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提升自己了。
记得小时候收稻时分,许多个早上,当我还在酣睡,父、母亲便已提好茶水,拿好刀具,戴好草帽,去沟坳湾的稻田里收割稻谷了。我睡醒后,趿一双破胶鞋,蹲在田垄上,守着晨曦,远远地看着他们,一次次向泥田欠身。
人工割稻,看似简单,其实是有技巧的。握稻杆的窝数,要恰当,多了,握不下,少了,秧身又轻飘。只见父、母亲左手握着十来株稻秆,秆身前倾,右手拿着镰刀,从右往左顺势一割,稻秧便齐刷刷地,揽倒在小腿膝盖处,那声音既清脆而悦耳。握稻秧时,须握紧在谷草的中上部。镰刀派上用场时,须割谷草中下部,而且用力要猛,一刀割断。不然,绵扯扯的容易伤及手指……置身于庞大割稻声里的虫儿们,突然失去容身的家园,只能四处奔逃。我常趁此机会,到处追赶蹦跶的小青蛙和爬虫。
割下的稻铺放在田里晒上几个大太阳,有时还需给稻铺翻个身再晒,差不多干了的时候,就要带上柴禾去把稻捆起来,稻田里做活又累又热,一脚深一脚浅,踉踉跄跄,经常糊的一身泥,对于年纪尚幼的我来说,着实也不容易。然后一捆一捆地把它们挑到晒谷场上等待脱粒。
经常是晚上轧稻,父亲用棍子上脱粒机轧,母亲负责搬运递禾,还要间隔着在谷桶里“清谷”,要将混在其中的碎草碎禾,在装袋前清理出来。我那会常扮演着“抱禾分稻”或者“牵袋”的角色,常会弄得灰头土脸。
稻谷脱粒清理搬运完后,剩余的稻草,要扎成把堆在一起,方便日后的晾晒及收集。晒干了的稻草,可以发配到厨房当柴火,那是绝佳的引火料,也可以留作猪牛羊越冬的食料。把稻谷扛搬到院坝,倒散在空地上,用钉耙将成堆的稻谷,平成一片。趁着日头好,去掉稻谷身上的湿气。晒个一两小时后,还得给它翻翻身,并用扫帚清理碎草屑,这算是最后的“清谷”工序。
如今联合收割机功能强大,金灿灿的稻谷被卷进滚筒,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稻香,不一会儿一颗颗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稻谷倾泻而出,很快便装满运粮车。稻谷被立即送往管理中心经过烘干、碾米、包装等工序,新鲜的大米就可上市了。
真是人们崇尚科技,科技改变生活,生活无限美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14108/bd103ac01268197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