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因果世界” “二维因果网络世界” “三维因果系统世界”
学无止境。每个人的认知半径不同,不是样样都精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赓续前行。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人类的智商不平衡,天才往往是偏才。
比如,他曾读到一个故事,某位数学家在深奥的数学领域如鱼得水,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解答别人解不了的方程式,但一遇到现实生活中如,猪肉三角三分一斤,五斤猪肉共值多少钱的问题时,却瞠目结舌。
在中国文学史或艺术史上的 “三绝”“几绝” 之人,仔细分析起来,通常也只有一项或两项是真正的 “绝”,其他几绝是为凑数,所以所谓的 “天才” 实际上多为偏才。
季羡林提出 “天资 + 机遇 + 勤奋 = 成功” 的公式,他认为天资是由天决定的,人与人之间天资不同;机遇不期而至,有时影响极大;而勤奋则完全由自己决定。他以自己被清华派到德国留学十年为例说明机遇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即使天资高,若不勤奋也一事无成。
国际著名钢琴家郎朗说:“没有勤奋就没有一切!至于天才,我将其理解为一种无限的伸展性,也许一个人只要具备一丁点儿天才,就可以扩展成很大。”
以下是对一维、二维、三维因果世界的肤浅解读:
一维因果世界
解读:在一维因果世界中,人们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简单的一对一因果关系,即一个原因导致一个结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时间也被看作是一个干扰因素,而非关键变量,这种思维方式较为简单和直接。
举例:比如“因为努力学习,所以成绩提高”,在这个例子中,将成绩提高单纯地归因于努力学习这一个因素,而忽略了学习方法、学习环境、个人天赋等其他可能影响成绩的因素,认为努力学习必然会导致成绩提高,这就是典型的一维因果关系思维。
二维因果网络世界
解读:二维因果网络世界则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非总是一对一的,一个原因可能会导致多个结果,而一个结果也可能由多个原因共同造成,时间在其中开始被视为一个必要且不可忽略的要素,人们开始意识到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再简单地将事物的因果归结为单一因素。
举例:例如“天气炎热”这一原因,会导致多个结果,如“冰淇淋销量增加”“溺水人数增多”“城市用电量上升”等;而“城市出现雾霾现象”这一结果,可能是由“工业污染”“交通拥堵”“开采森林”“大气环流不良”等多个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
三维因果系统世界
解读:三维因果系统世界是由时间串联起来的无数因果网络构成的,时间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维度。在这个世界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更加复杂和动态,不仅存在着多因多果的关系,而且这些因果关系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和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举例: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三维因果系统世界的例子。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会带动经济的增长,新的科技成果能够创造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会为科技的进步提供资金支持和市场需求,促进科技的研发和创新。而且这种相互影响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循环和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和经济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深化。
简而言之。一维因果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表现为一个原因直接导致一个结果,就像一条单行道,如按下开关(因)灯就亮(果),思维相对直接,忽略其他因素。
二维因果呈现网络状,一个原因可引发多个结果,一个结果也可由多个原因造成。比如吸烟(因)会导致自身健康受损、周围人受二手烟危害等多个结果,且肺癌(果)可能是吸烟、空气污染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三维因果是一个系统,以时间为轴,因果关系动态变化,众多因果网络交织,如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随时间相互影响、不断变化的复杂因果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