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蒋勋的《说文学》,自此 从诗经开始到民国文学,我们和蒋勋一起领略了文学之美。他在文章结尾处这样写到:“托尔斯泰说过:“文学使人靠近。”个人和个人之间,族群和族群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都会因为文学而相互理解,相互靠近。我们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不会计较主人公是哪里人,只会共同感受到青春与悲哀;同样,即便在英国,《红楼梦》也是可以被感同身受的作品。战争会使人隔离,使人对立,而文学却能够将人拉近,这是我们坚持文学和美的原因。文学让我们看到生命和生命靠近的一种可能性,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真正感受到文学内在的力量。”
每天在跑步时或者躺在床上,听着蒋勋的《美的沉思》,磁性的嗓音贯穿心底。他用美学的观点把文学从民间的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的小说和民国文学一一解读开来,让我们对文学发展的轨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他诗性的解读就是一种美,让本来就很美的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谈到文学创作,他是这么说的:“我们在书房里满架子去翻书,不见得能够进行创作,可是你走出去,
看看外面真实的人生,却可能是创作的来源。其文学的真正本质是鲜活生命的状态。”诗经里的诗来自田间地头,李白的诗来自他游历大江大河,苏轼的词来自于他的生活感悟,鲁迅的小说杂文来自于他对世事的洞察。无一例外都是经过生活的洗礼后,才有了创作的题材和源泉,写出来的作品富有生活气息,流传千古不衰。
文学之美也在于它的时代感,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文学形式出现,它是时代的脉搏和记录者。千百年来能够保留下来并且在大众间广为传唱的经典,在蒋勋的美的镜头下穿越回去,让我们和作者同感同受,跨越千年的时光,品味文学之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