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 晴
蒋勋曾说:“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弥合了世界与内心的缝隙,成就更加丰盛的自己。”
两汉乐府诗集的《陌上桑》中有一句:“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这展现出来的自信让人惊叹,觉得现代女子才拥有的气质居然可以在几千年前的女人身上得以完美的体现。也许这个女子现实里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痛苦,可是在清晨太阳出来的时候,她可以说“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那一刹那她的生命是华丽而灿烂的。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流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是因为当中有一个生命让我们觉得非常亲近,好像和自己一模一样,又仿佛身边的朋友。阅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这些生命的喜悦、哀伤、孤独、希望,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它让你在其中沉沦、迷醉,文学之中的美有时候甚至用语言都无法形容,让你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忘却了现实生活中一切的烦恼,只是跟随着书中的人物或喜悦、或悲伤。
文学是我们探索生活美学的入口,它是我们学会生活、欣赏美的开始。春天的时候去山里看春花烂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夏天的时候去西湖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的时候去江边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冬天的时候去北国欣赏“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每一个季节在文学里都是那么美。
文学,确实赋予人感知和美。“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连忧愁、伤感都可以这么美。
丁卉在《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里写到:"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
我也深有同感,喜欢美食,更喜欢读书,喜欢文字。文字不像美食,直接给予你感官上的享受,文字是间接的,需要你理解,感悟,并努力提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我对文字的情有独钟,是因为它陪我走过低谷,走过黑暗,在我最痛苦的时候,文字一直陪伴我,让焦虑、抑郁的自己安静下来,治愈了我,静静等待生命的馈赠,收获希望的果实。除了文字的治愈功能,更多的是它本身丰富的内涵让我心醉神迷,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或者双手捧着一本书,看着那一页页跳动着的字符,在文字的世界里尽情享受。或者在书桌前敲击着的键盘,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字就这样敲打在一片片日记里,这打字的细细的、密密的声音就是最美的律动。
中年以后特别容易早醒,半夜醒来,周围一片黑暗,这个时候大脑异常活跃,精神也特别好,白天一些琐碎、繁杂的事情缠绕着我,让我烦躁,但接触到文字,不再去想那些让自己心烦意乱的事情,感受文字中的美,就会让自己慢慢安静下来,放下一切悲欢离合,然后就可以安然入梦。
所以特别喜欢在黑暗的文字长河里穿梭,寻找自己,倾听内心。没有文字表达不了的内心,只有不会运用文字的人。所以,我们拼命成为文字的治愈系,让文字强大治愈功能周而复始。终其一生,我们都要有文字作陪,才能让我们平凡无聊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