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了一个松园新人座谈会,主要是因为有些新入职的教师在角色转换上出现一些困境。
期间有个新老师提出了课堂纪律问题,罗主任强调要建立课堂规章制度,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给的建议是教师要发出清晰的指令,因为我好几次看见这个老师在讲台上,面对闹哄哄的学生,他说:“大家不要讲话了!”学生会有短暂停顿,然后继续吵闹,然后这个老师又说:“不要吵了!”结果学生还是照旧吵闹。
我给他的建议是:指令要清晰且有指向性。例如,面对吵闹的班级,你发出的指令应该是“安静”,而不是“不要吵”,因为你发出“安静”的指令时,学生接收到的信号是他们该怎么做;可是你发出“不要吵”,学生接收到的信号是“吵”,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其实都会很抗拒别人不让自己做什么,却能接受别人让自己做什么。所以当你不让他做什么的时候,他的大脑皮层本能地屏蔽了“不”,而获取了“不”后面的信息。这就如同一个孩子朝着危险奔跑,你大喊“不要跑!不要跑!”可能你越喊他越跑,但是你说:停!他就会立刻停下来。这个例子我用过多次,非常有效。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建立规则,还要明晰指令,比如你说今晚的作业是复习这节课的内容,其实这个指令就很模糊,复习什么?生字词?还是课文?复习后的检测有吗?明天要检查吗?要检查什么?这些都很模糊,于是学生就自动选择无视。那么怎么发指令呢?比如:今晚的作业是每个生字词抄写2遍,再读2遍。明天早晨我们要听写,不合格的人要重听,一直到合格为止。这样学生就很清楚任务,自然也就愿意去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