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位朋友聊到爱情时,好友发出慨叹:你都没有谈过恋爱,怎么还能说的头头是道。于是,我开始反思究竟是我看的爱情剧太多?还是读的鸡汤太多?还是真的感同身受过?如果是前两者,我觉得在谈到爱情话题时不仅缺乏有效的说服力,而且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是第三者,那只能说明,也许我恋爱过,但在我的脑海里从未把这种感受或者说体验视之为恋爱。
说到看爱情剧,其实我看的也不多,也就在闲的没事时看一会,就像昨天就看了一些情感类电视剧,我觉得电视剧里面的爱情故事倒是挺有意思的,其余的就没什么观感了。昨天看的有一部关于爱情的韩剧,男女主角第一集的小误会,居然要到快大结局才解开。这就像现在许多网上讲课的老师一般,本来就是一两个知识要点,很快就能解决战斗,偏偏要扩充成好几个小时,至于为什么,就不想多说了。
至于说自己看的关于爱情类的心灵鸡汤,其实我向来对这一类书籍,或者话语不太感冒,要么就随便翻翻,看到有意思的地方,品读品读,要么就直接不读,现在这类青春言情书籍的畅销,我觉得大都不外乎,借助情感营销来获取名利报酬,不太关注内容的质量以及思想的正向引导,而且许多写书人本身的学识体系以及社会经历都十分浅薄,看多了无益,反而还会诱发错误的情感行为。
那也许只有最后的一种可能性最大了。也许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我的的确确将自己的身心沉浸于恋爱的过程中过,只不过我当时的意识里,并不觉得这可能属于爱情,而且当我一但觉察到这属于爱情时,我会天然的往回走,也许已经走到边上了,但我却不会进一步发展下去。
我也研究过一些处在爱情世界的人们,他们共通的心理表征和行为特征,有时候也就会猛然发现,原来自己也有过类似的行为,那个时候,才十分尴尬的嘀咕一句:原来这是恋爱啊。
其实不只是情感领域,在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同样如此。比方说:那天,有位朋友问我你最近在忙什么啊?我就把自己最近做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他,结果他告诉我,你现在做的是运营的活。我直到那个时候才十分尴尬的嘀咕一句:原来这叫运营啊。
很多时候,我不是看起来像个白痴,而是真的对自己做的这件事一无所知,但就是顺其自然的做了,当然做的这件事情本身,肯定是上不能违反道德,下不能违反法律的。这也许是自己的先天禀赋如此,活着本来就如此。
对于爱情,我也真不懂得,我更不知道,有什么刻意的技巧,有什么刻意的语言,可以去表达。有时候,做的事情真的太白痴,以至于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我都不清楚当时的我怎么就会那么去做了呢?也许当时除了做的事情本身以外,其余的什么都没想吧。
有时候,我也不懂得用言语去关心身边的人,以前要我说一些很撩动人的情话,可能比让我坚持学英语还要艰难,现在或许好了一些,可骨子里还是曾经的个性。我就像一个五大三粗的糙老爷们一般,具体的恋爱细节都不会。
也许本该为此感到深沉的痛苦,却没料想到这这让我在体悟佛法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远。每当面临情感的痛苦时,我将自己的身心从情感世界中抽离出来,转而沉浸在佛法的世界中,了知人生皆苦海,世事本无常。
这或许让我开始追寻一种能力,一种无论处在哪种世界或者环境中,都能够自在随心的能力,就如同南怀瑾先生诗语:由来出入一身轻的境界,不为情累,不受物羁,在能够拥有时就全心全意,在需要抽离时不拖泥带水,这就是自在随心。
我天真过,可我不会一直天真下去;我单纯过,可我不会一直单纯下去;我会顺着人和环境的变迁,而转变自己的心念,我自然会守护着自己的天真和单纯,但这片天空,只会让我信任、尊敬、或爱的人看见。步入社会,人与人之间就有了,显而易见的边界,而这个边界,也就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防线。
最后我相信,南怀瑾先生所言:个中消息无多子,情到深处恰似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