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个故事:
带小侄女去长隆玩,当天巡游活动里有个互动小游戏,小侄女蹦蹦跳跳参加了。
游戏内容是把小球投进不远的一个小篮子里,游戏本身挺无聊的,可小侄女玩得非常专心。
因为她还小,身体协调性不好,很难投进球,但她就是这样一遍遍地投,一遍遍用不同的动作来平衡。
我看着替她着急,想帮她。可她似乎一点都不愿意,过了一段时间,她动作学得差不多了,这游戏就没难度了。
书房君在小侄女上看到了一种本能:学习和探索世界的本能。挑战会引起她的兴趣,让她更加投入和专注。
可是,如果我经常跟小侄女说这些话,会对小侄女有什么样的影响?
(1)如果做不好,我不断批评她:这都做不好,太笨了。
(2)如果她做得很好,我不断表扬她:你是个天才,比谁都聪明。
(3)你看隔壁的东东弟弟做得不如你,但西西哥哥就做得比你好。
这些语句,大家都不陌生,因为都切实发生在很多人的成长经历中。
这些评论背后反映了成人的焦虑,而这些焦虑会完整传递到孩子身上,破坏他们探索世界的内在动机,让探索世界变得枯燥无味,最终变成一种负担。
有人会问,表扬孩子也会出问题?这一点,其实重点不是批评或者表扬,是评价本身。
因为评价的含义是,除非你做成什么什么事,否则你不值得爱。
心理学实验发现,当儿童担心自己不被父母或他人认可时,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不安,他们会觉得自己孤独和无助。
这种评价会带来不安全感,很容易造成过度的自我关注,最终会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努力证明自己上。
听到这里是不是有点郁闷?比如我侄女,她明明可以通过探索世界,自然地获得能力成长,现在却成天徒劳想要证明自己。
我相信如果她真的这样了,她就很难再找到做事情本身的乐趣了。
自我像是一个修理包,当一切运转良好时,我们不怎么会关注它,而是会把生命的能量投射到世界。
相信每个戴眼镜的人,都被孩子抓走过眼镜,那种感受非常特别。
它手伸过来也不是很快,每个动作都历历在目,但就是躲不开,仿佛武侠小说里似慢实快的绝顶高手。
那时的孩子心无旁骛,目无全牛,专心致志,全心全意,既不重视你也不轻视你,更不理会旁人眼光,完全不会心理波动,天上地下只有眼镜。
这种对与世界互动的极度专注,成人很难做到,孩子往往能做到。
世界给我们不断出题,我们不断答题,这种互动让我们成长,让变得丰富。所以有一句话:自我是在忘我中逐渐变得丰富起来的。
而我们感觉到不安时,会把注意力聚焦回自我身上:
我怎么了?
我是什么样的人?
别人会怎么看我?
我这么做是对是错?
我们试图通过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修正自我,实际上呢,没有和世界的互动,自我的发展开始停滞了。
而越停滞我们就越感觉自己出了问题,越容易自我中心,越想通过改变自我来解决问题,这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近很倒霉,我做错什么了吗?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
为什么我总是比不上他?
这种不安全感的来源很多。惩罚、忽视、虐待、难以达到的期待,学校的竞争或者评价,贫穷,都可能造成不安。
但不安的表现却类似,一旦产生,人就开始陷入防御心态。这个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就不在事情上了,而回到了人身上。
不安全感下我们会特想证明自己,但它和那种自然而发的,通过挑战获得成就感的动力并不相同。
一个美女努力证明她的美时,散发的却是丑;一个人努力表现他的聪明时,做的事情却很蠢;当一个人总想证明自己时,内心却永远摸不到、找不到自己。
更糟糕的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寻求认可,很多人会采取一种讨好模式来获取别人认同。
这里有一个误区,讨好别人是一种关注别人,与世界互动的行为吗?
不,这恰好就是一种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
什么意思?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应该首先是想到暴君一样的人物,不顾别人感受只考虑自己,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李尔王就是典型的暴君类型。
另一方面,虽不是暴君,但破坏集体和谐的人物也可以说是自我为中心。迟到或者爽约也毫不反省之类自私任性的人。
但讨好他人的人,其实也只考虑自己:
他人如何关注自己?
他人如何评价自己?
他人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
这种人貌似看着别人,实际上眼里只有自己。这种只把目光聚焦自己,不积极与世界互动的生活方式,非但让自己停滞不前,还会让自己迷失去你的评价。
去你的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