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中的书,自以为是写作技巧方面的书,打算补短板的,毕竟一直以来,我看的大多数书都是英国文学,却没有一本是关于如何写作的。
翻了目录与序言部分,确定这是一本随笔,里面有奥威尔年少时的印记,已出版书籍的序言,还有自我反思以及文学这条路的思考,让我们可以多方面地了解到奥威尔。
01,童年欢乐如此
这是一篇关于奥威尔在圣塞浦里安学校的文章。
在这所当时称得上是贵族的学校里,严格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分,像奥威尔是通过减免一部分学费给录取的。在开始的头两三年受的是一般教育,后学习希腊文,再转到奖学金班上学习古典学科。而奖学金班上要大量功课,以便在哈罗历史奖的竞赛中获得奖学金,来弥补学校的付出。
但如果是有钱父母的孩子,减免学费对他们不是那么重要,校长待他们便十分和善,揪头发或鞭打永远跟他们没有关系。
不像奥威尔,8岁时便一直祈祷“请不要尿床”,因为那样会被认为是他有意犯下的罪行,往往都会被揍一顿,还要亲自去校长那里报告。
还好不是所有的学校生活都是不快乐的。夏季的清晨,奥威尔可以捧一卷书在宿舍细细品读而不被打扰,或是打板球等。
夏季的下午,奥威尔也会穿过丘陵地带到一个叫比林口的村庄或者到海滩尽头去远足,甚至是收集各种植物标本。
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极其快乐的回忆。可不管这些回忆有多好,或多不好,从圣塞浦里安学校毕业,他便再也没有回过这所学校了。
02, 收容所
奥威尔有过乔装成底层人们,生活在贫民窟里的场景,而《收容所》应该回忆的就是那段时光吧!
49个人躺在草坪上等着收容所开门,他们满脸胡茬,嘴里还叼着自己卷的纸烟,好像是肮脏的城市垃圾。
等到收容所所长打开门,浴室里的景象却令人恶心。污垢、破绽、补丁、权当纽扣的带子,一层又一层的褴褛衣衫,有的破洞连片,靠污垢黏在一起。流浪汉身上的汗臭同收容所原有的令人作呕的味道混杂在一起,都令奥威尔无法忍受。
可幸好,奥威尔并不是真正的生活在底层,他可以很快就告别收容所的生活,回归原来的生活,因为那里有着太多的生活场景,他接受不了,也融入不了。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这次是体验生活,是一种自我强迫行为,才会出现即使人在那里,也融入不到那里。
乔治·奥威尔03,我为什么要写作
这一篇是奥威尔自述从小就有的作家梦,但在人到中年才拾笔著书。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作家梦,或者说是希望自己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梦,可这个梦,有的成了梦,有的圆了梦。
奥威尔五六岁,就坦言自己长大要当作家,可长大的他,在政府谋得一个职位,最终因看透政府而离职。
在往后的日子里,他拾笔圆一个做了15年的梦,圆那个在心间编织了多年的故事,而促成他真正开始写作的也有如下四大动机:
一、纯粹的自我中心。希望若干年后,仍被他人所记得。
二、审美方面的热情。享受不同声音间的冲击力,享受铿锵有力的好文章和节奏明确的好故事。
三、历史方面的冲动。希望看到事物的如实面貌,找出真正的事实以供后代使用。
四、政治方面的目的。希望把世界推往一定的方向,改变别人对他们要努力争取的到底是哪一种社会的想法。
04,政治与英语
关于写作,奥威尔提出过以下几条规则:
一、决不使用你在书报中见惯了的隐喻、明喻或形象化比喻
二、凡是可以用短词的地方决不用长词。
三、凡有可能删去一字,就尽量删去。
四、可以用主动语态的地方就决不用被动语态。
五、如果能想出对等的日常英语词汇就决不用外来短语、科学词汇或套话。
奥威尔的规则在如今的学英语中,是有出入的,像语态使用。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使用被动语态,为做一个温婉谦让,让人感到舒服的人,毕竟主动语态有时太哆哆逼人了。
可站在奥威尔的角度来说,多使用主动语态也是对的,他是左翼派作家,很多的文字都与政治相牵连,而哪项政令不是带有命令、强制性的?
在《一个书评者的告白》,他深深担心文学的走向,市场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著作,而不论书的好坏,书评都大抵相同,形成一种形式化和格式化的生存法则,这样,人们就难以区分哪些是好书,哪些是坏书,最后渐渐不看书。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字,或好或坏,也要练就一双慧眼,希望点开的每一篇文都对得起流逝的时间。
网友评论